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27|回复: 0

过眼即是缘——杨建国先生谈收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6 16: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2009年2月19日

地点·北京“老杨茶馆”

采访人·陆虹

文字整合·秦霈
   

--------------------------------------------------------------------------------

收藏,其实是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别人没有认识到,你却发现了

藏画导刊:(以下简称“藏”):你主要收藏那些藏品?

杨建国(以下简称“杨”):艺术品收藏有“软片”和“硬片”之分。“硬片”是指陶瓷、玉器、铜器等;“软片”是指书画等。我主要收藏磁州窑系列;北朝的陶器;定窑、钧窑等北方陶瓷和现代国画家的作品。

藏:谈谈你的收藏。

杨:我家在邯郸市,邯郸市临漳县邺城(即后世传说的曹操七十二疑冢之地)是当时北齐的政治中心。邺城皇家墓群就在临漳到磁县之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艺术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它经过了汉代东西方交流,两种文化碰撞后,产生了更辉煌的文化。北朝陶瓷上面的图案纹样有一些波斯文化的元素。北朝瓷器的造型很简单,就那么几条体积线,但很有张力,做工细致得无可挑剔。

藏:你收藏最典型的艺术品有哪些?

杨:北朝时已经有了最早的白瓷,且已有了满釉支烧的工艺。当时瓷器有茶具、盘、碗、罐等日用瓷器和宗教礼器,最有趣的是当时有了喝花酒的酒杯。北齐瓷器中的三彩,主要以绿色、黄色条形纹装饰为主。它的烧制温度高,彩釉比“唐三彩”显得更美,更沉着。当时的器物主要是单色釉,有些有贴塑、旋纹、建珠纹……作为装饰。陶瓷主要有:执盾战士、武士、仕女、家禽、家畜、镇墓兽等冥器。

藏:北朝时期的艺术品与当时的文学艺术有很大关系。

杨:对。社会的大文化会对各个领域,各方面都造成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魏晋到北齐时期的佛造像、北朝时期的陶瓷、墓室壁画、陶俑之类等。像河北邯郸磁县大冢营村茹茹公主墓出土了大量陶俑,它出土的俑,特别抽象但已经讲究结构了。这种写实和抽象结合的美,在中国雕塑史上是最辉煌的。

藏:气息、造型上都很美。

杨:搞艺术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品味。北朝的文化是多元的。当出现丝绸之路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北朝的雕塑里就能看到胡人造像了。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传来后受中国文化影响,经过中国工匠再创造,加入了中原的审美元素,被“中国化”了。

藏:文化引导了审美。

杨:对。历代的审美都不一样。古代艺术品早期是比较原始的,这与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关,艺术品造型较简单,多用天然材料;到魏晋时期,文化影响了整个社会。像建安时期的文化达到高峰。到唐代后,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审美也发生了变化,人物形象偏肥胖,感觉富丽堂皇,很“贵气”。到宋代后,艺术品感觉“小气”了很多,但宋代陶瓷也有很多人喜欢,那时出现了“五大名窑”。

北齐时已出现“满釉支烧”这种工艺,宋代汝窑、磁州窑等都沿用了此工艺。制瓷工艺愈加完善、成熟,并极大影响了后代的工艺发展。

藏:北齐、北魏的艺术品“高古”,你刚开始收藏就是从那些艺术品入手的吗?

杨:每个时期代表的艺术作品不同。造像在魏晋时是顶峰时期。墓室壁画、早期陶瓷,以北朝为代表,但现在人们对于北朝的研究不够。我自己收藏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在上世纪80年代时,很多人选择明清瓷器收藏,因为比较好卖,也雅俗共赏。后来慢慢才开始关注起老窑瓷器。当时,我在邯郸磁州窑附近工作,经常去窑址捡瓷片。还有,磁州窑的装饰纹样跟中国水墨的关系很密切,所以我特别关注。来北京后,才接触北朝瓷器,慢慢喜欢上的,我的收藏是从兴趣到研究的,现在已不是简单的收藏,而是着重研究。

藏:谈谈你收藏的磁州窑系列。

杨:磁州窑在学术界有一种说法,叫“磁州窑系”。在中国很多地方像河南、河北,山西、宁夏都是采用这种黑白画的装饰方法。研究磁州窑图案对学习水墨画挺有帮助。酒坛子我过去收藏了很多。这种酒坛子目前基本上没假的,假的体积很小(作假的没有大个的,都是小的),从工艺上一眼就能识别出来。还有,这里面有很多学问,会有些相关文字。其中有的会记录当时烧制的时间,像这个有“大明万历三年”,是“山西省潞安府壶关县程村”匠人做的,有的上面还会写有:“高阳老酒”、“一坛老酒”、“飘香十里”、“天宫接迎醉酒客,地狱追寻戒酒人”等等。细细研究,会觉得很有意思。收藏,其实是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别人没有认识到,你却发现了。


收藏的目的是愉悦内心

在收藏上我不苛求,不在乎占有,过眼即是缘

藏:谈谈你多年的收藏感受。

杨:首先要喜欢,不论是字画、瓷器,还是陶器。如果为了挣钱而收藏,那不如不玩。如果不喜欢,就看不见它的美。还有,要坚持。要研究自己的感兴趣的艺术品,多跟藏家、艺术家交流,研究相关资料,看大型拍卖会,慢慢就有眼力、有收获了。通过对艺术品的收藏,收藏者对艺术的审美也会不断提高。古董的价值是一种心理价位,有时候是社会集体的心理价位导致的。很多时候成交额会影响它的价位,现在一个东西卖得贵就有人去抢,其实东西没变。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商业炒作,却导致很多人跟风,致使价格上涨。收藏,需要自己喜欢,并有鉴别力,而不是盲目追求其物质价值。收藏的目的还是愉悦内心,追求赏心悦目。就像有人喜欢“青花”,觉得那种白色、蓝色很美,如果有这方面的感受、认识就可以收藏它;有人对水墨画里的“气韵生动”能理解,就可以收藏水墨画;有人喜欢色彩斑斓,那就收藏油画,油画的色彩感觉强烈。在哪方面有感悟,就收藏那方面的东西。

还有,收藏要用闲钱去玩,而不是用生活的钱去玩。现在,社会相对稳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带来精神的需求。收藏品增值是客观的。因为,收藏文物的人越来越多,而技术发展没那么快,藏品只是互相转移,那么它的价值体现是向上的趋势。有些人只是物质上的占有,关注的藏品的物质价值而不是艺术价值,这不对。现在很多人有了闲钱,就用部分钱搞收藏,作为一种投资;有人是附庸风雅;还有一种是用于社会交往,作为礼品送人。这些社会需求,都促进了收藏市场的发展。我自己的收藏比较特殊,因为我很喜欢水墨,也经常跟画家打交道,有有利的资源。通过跟画家交往,我会选择一些我认为画得好的画家作品来收藏。会经常跟画家交流,收藏的水平跟画家是同步提高的,我的收藏好像更学术些。在收藏上我不苛求,不在乎占有,过眼即是缘,时间长短我不去计较。就像一个藏品,藏十年、五十年,后来会去哪了,你也不知道。


收藏,很多时候是要用眼睛“看”,而不是用耳朵“听”,听故事往往容易走眼

藏: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收藏应注意什么?

杨:我的朋友里也有工薪阶层,他们的钱来之不易。我建议他们用多余的钱来做收藏,最初应该买小幅的好画家的好作品。收藏,很多时候是要用眼睛“看”,而不是用耳朵“听”,听故事往往容易走眼。很多时候是真假混杂在一起的,需要有所判断和选择。

藏:怎么指导他们进行选择?

杨:现在媒体杂志很多,要多看。先看印刷品,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找合适的价位,重要的是锻炼眼力。现在很多杂志有关于藏品价位的分析,也有一些艺术投资的机构,这对初学者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我身边有些朋友,只花有限的钱,但也挑到很不错的作品,因为有一定的眼力了。他们经过慢慢研究,对藏品都有一定的理解,也收藏得比较“学术”了。


收藏,有时不能太要求“得”,也要能“放下”

其实,不论做什么都是修一个人,是修自己

藏:讲讲你“捡漏”的故事。

杨:有一次,一个古董贩子给我打电话说手头有个磁枕,要我去看看。他前两天在邢台没卖出去,别人都说是假的,他便给我打电话了。我去了一看,就认定是好东西,他开了价我没还价就成交了。当时与我随行的还有一个贩子,他在回来的路上就说,这个东西不对。我说,这是磁州窑最典型的东西,由双层化妆土制成(先上了白化妆土,再上黑化妆土,然后把黑的刻掉一部分,留出图案下面的白化妆土,再上透明釉)。这种工艺比较复杂,算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东西。卖的贩子开始可能跟人要价高,但没人识货;后来,卖不出去就没信心了,到我这时就没那么贵了,所以我很便宜地买到了很好的东西。

藏:你的收藏是否也经历了起伏?

杨:那种时期已过去了,现在收藏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我闲暇时,会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把玩,偶尔还会写写自身的体会,现在也帮朋友们鉴别。我的窑址经验比较多,相当于一个考古“票友”,所以很多人都会找我。收藏,有时不能太要求“得”,也要能“放下”。其实,不论做什么都是修一个人,是修自己。




--------------------------------------------------------------------------------

二月书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5 07:4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