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28|回复: 0

[选刊] 辛弃疾《青玉案》新解(赵仁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5 11: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赵仁珪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词,历来讲解它的文章不胜枚举。但我认为要想读透这首词,先不必急于对这首词的“词眼”——“那人”作更多的发挥,而应对这首词的结构、诠释作一番新探讨。

这首词从内容上看应分两大层,而其划分处却打破一般词按音乐的上下阕(片)来分的惯例,以“众里”之后为第二层,以期达到“那人”与“众里”的强烈对比。这是辛弃疾词注重内容,敢于打破音乐形式限制的优秀例证。而其结构巧妙的关键又在对第一大层的理解。第一大层除开头三句用“博喻”——即连续比喻的手法,概括形容出元宵佳节灯火之盛有如千树着花、落星如雨之外,又可分为两小层。而细玩其结构手法,当是互文见义(亦称互文、相互为文)的关系。

所谓互文见义,就是行文上可通过上下关系来相互省略,而在理解上又必须相互补充的修辞手法。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独特而常用的手法。这种修辞格又有各种表现形式。有一句之内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更多的是两句之间的互文,如“战城南,死郭北”。但更高级的是数句之间的互文,惜乎一般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这首《青玉案》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例证。这一层写了两种人:一种是具有“宝马雕车香满路”地位的人,一种是具有“蛾儿雪柳黄金缕”打扮的人。又写了两种活动,前者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后者是“笑语盈盈暗香去”。读者稍不注意就会觉得这两种人、事都差不多,甚至认为作者的描写有些重复。殊不知这正是几句之间大容量的互文见义法的妙用。品其文意,所谓“宝马雕车香满路”,乃指大家闺秀也,只有她们才能有此排场;“蛾儿雪柳黄金缕”乃指小家碧玉也,她们只能如此尽量地打扮自己。所谓“凤箫声动”云云,是写贵妇人兴高采烈之来也,“笑语盈盈暗香去”是写小家碧玉余兴未尽之去也。尤其这个“去”字,更明确地点出是离开,这也就含蓄地点出前面的“宝马雕车香满路”是指来到。因此在两者之间才用“一夜鱼龙舞”相绾结。在解读时,读者必须把这两层含意融合在一起:即在元宵佳节这一天,不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兴高采烈地前来游玩,在热闹了一夜之后,才陆陆续续、余兴未尽地离去。这样才能更鲜明地反衬出下一大层的“那人”的高标独立:她既不同于“众里”中泛泛的大家闺秀,也不同于“众里”中芸芸的小家碧玉;既无所谓乘兴而来,也无所谓乘兴而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看出这两大层的反衬效果,也才能看出辛词的笔法既经济又灵动,结构既严谨又巧妙。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再对“那人”的高远意境作一些分析。如果把“那人”理解为一个实有之人,那么在“一夜鱼龙舞”的元宵佳节,只在“灯火阑珊处”冷眼旁观的“那人”,必定是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冷静之人,是一个不满那些在国难当头,还一味沉浸于醉生梦死,“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人。她必定还是一位洁身自好、自甘寂寞、不屑于随俗之人,正如杜甫笔下那个贫贱不移、贞洁如故的佳人:“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她还必定是一个饱经忧患,内心有着深刻创伤的人,她不无感慨地远观着眼前的喧闹,这种举动背后的潜台词就如同李清照在北宋亡国之后,流离南方,同样在元宵佳节所发出的慨叹:“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如果把“那人”理解为一个虚有的比喻形象,那么她就有如苏轼笔下充满幽怨而又洁身自好的“孤鸿”:“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以及陆游笔下孤独寂寞而又品格超拔的红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那么她到底是实有之人还是虚有的象征呢?答曰:这正是此词的高妙之处。实中虚,虚中实,正是这个艺术形象高远的所在。像李清照那样,将个人的经历和感慨真实地写入《永遇乐》中,固然不易;但像辛弃疾这样,将自己的感受寄托在一个虚有的“那人”身上,尤属难得。像苏轼、陆游的《卜算子》那样,在纯象征与比喻中见出清空虚渺的特色固然不易,但像辛弃疾这样,在一个仿佛实有的形象中表现出同样之美更属难得。能把一个艺术形象塑造得如此富有联想性、启发性,不得不令人赞叹不已!能把一首情词写得字面上如此深挚,骨子里却如此不失英雄之气,更不得不令人敬仰!所以梁令娴《艺蘅馆词选》所评最为确切深刻:所谓“那人”正是作者“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也。

至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众里”数句形容为人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三种境界,亦即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的彷徨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的坚守之后早晚会得到的一种不期而至的回报,更从此词中读出了大智慧,能把诗词读到这种水平,可谓至矣尽矣。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30 02:41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