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36|回复: 0

[选刊] 隔世唱和《洗儿诗》(陈长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5 10: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陈长林 来源:北青网 


  旧有“洗儿”风俗,婴儿出生三天或满月,亲朋集会庆贺,给婴儿洗身。苏轼当年得子,“洗儿”之外,赋《洗儿诗》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虽不及其“不识庐山真面目”、“欲把西湖比西子”那样腾播众口,却因涉及到子女培养终极目标,颇能引发感慨。后人或共鸣,或异议,唱和绵绵不绝。

  《洗儿诗》短短四句,语气戏谑,基调反讽,实乃事出有因。“人皆养子望聪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本身没什么不好,道理不言自明;只是苏轼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我被聪明误一生,”也是实情。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又在诗文中讥讽“新进”,被对方构陷入狱。一场“乌台诗案”,震惊朝野,幸有元老重臣营救,加上太皇太后干预,苏轼才免得一死,贬谪黄州。在黄州期间,侍妾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男孩儿,《洗儿诗》即为此男孩儿而作。刚刚经历一场大磨难,诗人“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一点不难理解。“公卿”还是要当的,只是希望“无灾无难”而已;“愚且鲁”不过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内核。不锋芒毕露,就不会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类悲剧选作主角。苏轼此愿,实在是有感而发,绝非无病呻吟。

  明代文学家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身居杭州一位先辈瞿存斋写过一首诗:“自古文章厄命穷,聪明未必胜愚蒙。笔端花与胸中锦,赚得相如四壁空。”反《洗儿诗》意,一目了然。郎瑛以为,瞿氏“自慨不露圭角,似过东坡”。显然是嫌苏轼诗过于直白。明代杨廉也有意与苏轼唱反调:“东坡但愿生儿蠢,只为聪明自占多。愧我生平愚且鲁,生儿哪怕过东坡”。前两句不无道理,后两句注定落空。清人褚人获评论杨廉诗,说虽属戏作,总不如少陵所云“有子贤与愚,何必挂怀抱”旷达,两人账谁也没买。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写《反东坡洗儿诗》,跟苏轼一样直抒胸臆:“东坡养子怕聪明,我为痴呆误一生。但愿生儿狷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痴呆”云云,当是自谦语,“生儿狷且巧”是否如愿不详,钱氏本人倒是称得起“狷且巧”,清兵南下,失节降清,令名蒙羞,为人诟病,纷纭至今。

  世事难料,佳愿难如。写罢《洗儿诗》不过十个月,苏轼又给小儿作了一首悼诗,题曰《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遯,小名幹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纪昀品评苏诗,不时可见苛语,曾诘难《洗儿诗》“此种岂可入集?”而读到“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泄水”二句,还是不由得感叹“住得沉痛。”

  苏轼《洗儿诗》愿虽落空,但可怜天下父母心,早将标本存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5 16:1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