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99|回复: 0

[选刊] 为什么思念父母的名诗少之又少(刘建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8 1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刘建民 来源:工人日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诗常为世人引用,以比喻恩情深重,无以回报。

   这一诗句写的是母爱,出自孟郊之手,题目为《游子吟》。全诗六句,人多有所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有多少人知道,在我们这个讲究孝悌的国度,像《游子吟》这样表达思念父母之情的名诗、佳构少之又少。

   这观点不是我的发现,而是夏志清先生的见识。一日凌晨,饥肠辘辘,难以入睡,只好读书疗饥催眠。顺手翻的是夏先生的《岁除的哀伤》,饿意浓厚,眼花缭乱,但这段看得分外清晰:“我国一向以孝立国,但真正表达思念父母之情的名诗绝少(《诗经》例外)。《唐诗三百首》里好像也仅选进一首孟郊的《游子吟》,而且这首诗是乐府格调,比较impersonal,没有道及诗人自己思念母亲的经过。”

   在一个号称诗的国度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形呢。按照夏先生的解释,这与诗歌的功效及诗人写作动机有关。“古代读书人写诗(少数大诗人例外),一半或一大半时间是对付社交上的需要。他写给和尚的诗,总说几句和尚爱听的话;写给道士的诗,也同样说道士爱听的话;写给达官贵人的诗,总不免恭维他们一番;写给仕途失意或考不上进士的朋友,送别的时候,不免写几句安慰他们的话。这些诗有无真实情感实在难说。王维这样杰出的诗人,也写了不少应酬诗。”

   唐宋以诗赋取士,使诗歌在仕途人生中有了许多实际的效用,也促进了诗歌在中国的发达兴盛。思念儿女的诗不少,思念爱人的诗多如牛毛,思念友人的诗比牛毛还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们耳熟能详,这是苏东坡饮酒达旦,怀想其弟弟子由的醉后之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是王维登高望远怀念山东兄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则是苏轼梦见亡妻之后所记。但思念父母的诗特别是好诗为什么会如此之少?说诗人在仕途官场上应酬厮混久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情也淡然了,显然不合常理。难道这养育之恩山高水长,无以言表?难道将父母的养育之恩磊落大方凝结成诗句,对一个含蓄内敛的诗人真的很难?

   难道真像人们说的那样,这多少有点尴尬的局面和炎黄子孙的民族性格相关?这性格让我们羞于启齿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感激之心,即便是特立独行的诗人也不例外。颠沛流离的古人,思乡怀亲之情之浓烈恐一言难尽,也许诗情特为父母而发,但最后都含蓄地化作了浓淡深浅的乡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十个字含蓄蕴藉,是怀念父母,似乎也是在遥念妻儿。当代诗人余光中有一首怀念母亲的诗,意韵悠远,题目也恰巧为乡愁。难道这骨血深情,真的只能无言以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30 02:0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