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13|回复: 0

鹭岛文脉"告别游" (禅风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4 1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禅风儿 来源:厦门晚报
 

  
走访中华街区即将拆迁的名人故居




郭坤聪为记者导游


中华街区,是鹭岛“小城春秋”的缩影,闽南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在这里留下遗迹,他们的英名、伟业与这片古城区紧密相连。


日前,广受社会关注的中华片区拆迁工作已正式启动,记者在原民盟市委组织部部长、民俗专家郭坤聪的带领下,拜访几处即将不复存在的名人故居,进行老厦门文脉“告别游”。


周殿薰故居


记者到达周宝巷42号周殿薰故居时,这里早已人去楼空,老屋只剩下了残败的躯壳,一只小猫在二楼的断梁上来回踱步,不时发出“喵喵”的叫声,满目疮痍,断墙残垣,不胜凄凉。


这栋建于民国年间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与鼓浪屿上的一些老别墅极其相似,建筑外观有着浓郁的西式风格,内部却采用中国传统的装修方式。原来悬挂于门上的“周墨史寓”搪瓷牌、6扇漆金木雕门扇,不仅做工精美,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如今已被市博物馆收藏。而那刻有天干地支的青斗石井栏原本是绿色的,看上去会发亮,现在不知何故被涂上了洋灰,变得面目全非。


周殿薰(1867-1929),字墨史,号曙岚,同安人,1885年受聘玉屏书院大董。自1904年起,长期兼任慈善机构同善堂总董,1910年入京会考获殿试一等,授吏部主事。不久辞官回厦,任同文书院校董。辛亥革命后任厦门参事会会长。1920年发起倡办厦门市图书馆并任馆长。其间还兼任思明县修志局局长、厦门同文中学首位华人校长,并组织“鹭江诗社”。著有《棣华吟馆诗文集》、《诗经汇事纂编》等。


郭坤聪先生认为:其实这处名人故居是应该保护的。周殿薰故居在周宝巷,对面是旧厦门市图书馆馆址,见证了一段历史。他前几年曾建议将这栋建筑保留并改为社区图书馆,既可服务社区,又能让后人记住这位杰出的教育家,只可惜为时已晚了。


王人骥故居



王人骥故居


位于石壁街10号的王人骥故居,是建于清末的砖木结构传统民居。庭院里的花木杂乱地生长着,透过乱丛可见随意晾晒着的衣物。厅房正中摆着老祖宗的神位、灵位,还有各式拜祖物品。在其外墙可以看到两个红色的支点,那是以前用来架文魁牌匾的支脚。从前门外竖着两支石柱做的旗杆,后来才搬进庭院。


王人骥(1878-1947),字选闲,号蒜园,台湾安平县人。1895年清朝甲午战败、割台后内渡,定居厦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本学习法政,毕业后被任命为法部会计司主事,授中宪大夫,后晋升为员外郎。不久因父母年高返厦,受兴泉永道台刘庆汾之聘协助新政。1912年任思明中学校长,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市政建设和文献的收集整理,并参与收回海后滩的反帝斗争。


王人骥的孙子——60岁的王世元先生回忆说,解放初这座老宅的护厝,连同隔壁的马家、叶家,住了将近一个连的解放军,一直住到1953年才搬离。后来这些军人晚年到厦旅游,还特地来此追忆往昔。1955年王家将房子出租给他人,1958年房改后收归公有并局部翻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退还。王先生说,家里有块古老的“慎余堂”楠木牌匾,茶室外墙上有个做工很精致的“难得糊涂”字匾,具有较高收藏价值。其他文物除了留下一些太师椅之类的老家具外,都在“文革”中被毁掉了。


郭坤聪先生告诉记者:王人骥故居是盖在石壁板上的老屋,可以见证石壁街的历史由来,当年进出这院子的大多是在厦门有名望的文人。房子本身古香古色,具有观赏和纪念双重意义,木雕、石雕、茶室,旗杆、牌匾,榕树、花草等都反映出闽南民居的特色,一拆了之实在遗憾。


林采之故居




林采之故居


位于盐溪街32号的林采之故居,建于1958年,系砖混三层建筑。房屋为半环状的侧式围墙,或远或近都让人觉得神秘充盈。房子的大门和走廊没变,其他都变样了,其后代儿子和儿媳妇居住在此。


林采之(1897-1960),原名群欣,字健安,龙岩人。1916年创办龙岩西山小学,自任校长。1930年赴印尼经商。1938年当选南侨总会巨港埠代表、执委。1946年在厦开设锰粉厂,1949年解放后与罗丹等人组织厦门市工业联合会,1951年筹办鹭潮美术学校(今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是民主建国会厦门早期负责人之一。历任市工商联主任委员、市首届人大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市侨联主席、省侨联副主委、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


林采之参加过国民党的旧政务委员会,解放前夕帮派斗争很厉害,郭坤聪当时亲眼见到宪兵包围过他们家。作为著名诗人兼收藏家,林采之家里曾有大量让人心动神往的珍扇、古玩、字画、诗作等,但大部分在“文革”时被毁掉了。


按郭坤聪先生的说法:这栋老房子除了外观结构外,已经全变样了,古屋已没有保留价值。只有少数遗留下来的字画、古董等值得博物馆收藏。


李禧故居




李禧故居中的“桥亭佛祖”香炉


李禧故居位于盐溪街15号,是典型的闽南庭落样式,天井,环廊,上宅下居,在楼宇环绕间更显其古香古韵。屋内虽然随处可见剥离的散漆,但沧桑之中却隐含了历史的本原。南庭的围屏是历经了半个世纪的杉木木雕门阁扇,摆放着四把梓木太师椅,原本还有配套的圆桌和4张圆凳,如今都不在了。北庭的夹板墙是原装的楠木格窗,天井旁走道上的一个石制的四脚香炉,上刻“桥亭佛祖”四字,现被倒扣着,上面摆着小花盆。


李禧(1883-1964),字绣伊,号小谷,厦门人,清末毕业于福建师范学堂,之后出任厦门竞存小学校长、思明教育会副会长、市政会董事。厦门沦陷时不肯俯首事敌,避居香港,后返鼓浪屿执教。抗战胜利后任市临时参议员、市立图书馆馆长、厦门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市修志局纂修。新中国成立后,任市图书馆馆长、市政协常委、省文史馆馆员,著有《厦门市志稿》、《紫燕金鱼室笔记》、《梦梅花馆诗钞》等。


据郭坤聪先生介绍:李禧故居中宝贝很多,他本人的亲笔书画、印章、毛笔、墨和砚台等,都具有文物价值,但那些都是私人财产。他建议博物馆收藏的是那件刻有“桥亭佛祖”的香炉。郭先生说:早先这里有座桥,桥上有观音亭,刻有“桥亭佛祖”的香炉放置在亭旁的石头佛桌上,供百姓参拜保平安,炉侧刻有“弟子李铭昌叩谢”的字样。后桥被拆了填平成了石板路,李禧喜爱这个香炉,捡回家收藏,直到去世后还在家中。这个珍贵的历史文物,可以见证桥亭和盐溪街乃至整个片区的历史。


陈桂琛故居


位于盐溪街18号的陈桂琛旧居,建于民国年间,系砖木结构两落传统民居建筑。陈桂琛的后人已经搬走了,现由一家公司租给员工当宿舍,主人很少来,旧的东西都没有了。只剩屏风上面的褪色木雕,有花卉、花瓶,人物等图案,寓意兴旺发达。大厅正中悬挂着陈桂琛的画像,供奉的案桌都是新的,早已没有多少古味了。


陈桂琛(1889-1944),字丹初,号漱石山人,厦门人。1916年在厦创办励志女校,开妇女接受现代教育之先河。后在思明、厦南、同文等中学任教。1931年任上海泉漳中学校长。1937年应聘前往菲律宾宿务中华中学执教,后改在古达描岛华侨中学任教。1942年5月因不愿与日本人合作,与其他华侨入百雅渊深山,自耕自给,并援助抗日游击队。1944年6月7日被日寇逮捕,忠贞不屈,惨遭杀害。1947年国民政府颁令予以褒扬。


据郭坤聪先生说:陈桂琛精文史、工诗词、擅书法,有著作《鸿爪集》、《菲岛竹枝词》、《漱石山房笔记》等。故居中的书房原号漱石山房,是因为先前旧居门前有顽石枕于溪上,溪水漱石而过,故将书房取名漱石山房,但随着历史变迁,门前的溪流变成了道路,后来顽石又被打去一角,仅存漱石之名而已。现在,整座名人故居只剩下空壳子,没有多大保留价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18:03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