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14|回复: 0

李光与载酒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5 14: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日报  



  一提起载酒堂或东坡书院,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苏东坡,而不知道或忽略了另一位历史人物对这个贬谪文化载体的重要贡献,这个人物就是李光。李光是“南宋四名臣”之一,也是海口五公祠中被祭祀的“五公”之一。他在被贬到琼州居双泉6年之后再次被贬到昌化军(今儋州中和镇),在苏东坡谪居了3年的地方一住就是6年,对“载酒堂”的文化内涵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虽然苏东坡首先赋予了载酒堂以文化内涵,而李光则强化了苏东坡与载酒堂的关系。苏东坡的名号在李光居儋诗文中高频度出现,表现出李光对苏东坡的景仰,客观上也在宣传着苏东坡居儋的不朽功业和风范。他在《载酒堂》一诗中对苏东坡的景仰,客观上也在宣传着苏东坡居儋的不朽功业和风范。他在《载酒堂》一诗中对苏东坡居儋的事迹、文学和书法进行了集中的歌咏。他的一首诗的题目是《绍圣中,苏公内翰谪居儋耳,尝与军使张中游黎氏园,爱其水木之胜,劝坐客醵钱作堂,黎氏名子云,因用扬雄故事,名其堂曰载酒堂。予始至儋,与琼士魏安石杖策访之,退作二诗》,记载了“载酒堂”建立和命名的缘由经过,成为研究苏东坡与载酒堂的重要资料。他的另一首诗题目为《东坡载酒堂二诗,盖用〈渊明始春怀古田舍〉韵,遂不见于后集。予至儋,始得真本,因追和其韵》,可知苏东坡此二诗在此之前集子中失载,是李光发现并保存了下来。苏东坡在载酒堂文化中无比崇高地位的确立,与李光的强化有着密切关系。

  二、儋州东坡书院是以载酒堂为依托建立的,载酒堂文化内涵与海南古代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海南岛教育文化的兴盛事实上始自苏东坡,而李光居儋期间也一直积极关注着海南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而且直接参予了郡学修复的过程,这从他的《二月一日诣新学瞻礼庙像》、《郡学落成之初,八月二十二日陪郡守同来,仍榜“郡学”二字,遒劲结密,观者兴叹。是日燕郡僚并学职,郡守谓予本起诸生,俾予燕集,因成鄙句,呈逢时坐客》两首诗可以看出,尤其是他所作《昌化军学记》一文,详密叙述了教育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记载了海南岛教育的发展经过,进一步突出了苏东坡在海南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研究海南岛教育史的重要文献。

  三、海南岛由于地域的原因,民俗成为人们所发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李光居儋期间大量诗文,很多涉及到了地方上的民风民情,对载酒堂文化内涵中的民俗因素起到了丰富的作用。他所作《儋耳庙碑》一文更是一篇集中考察和记载儋耳民俗的重要文献,文中对儋耳名称的由来,对当地妇女穿着习惯、“男子坐食于内而妇人经营于外”的习俗,以及海南人民祭祀冼夫人的风俗等都有考察记载,并说“近年风俗稍变,盖中原士人谪居相踵故也”。指出贬谪文化对海南的重大影响,而他本人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三、苏东坡父子与黎族人民的交往以及对汉黎关系的思考,使载酒堂文化内涵中包含了可贵的民族思想。中国古代史上长期存在着对边远少数民族的歧视,这特别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苏东坡父子却能够发现黎人身上的优点,从而超越民族歧视,以平等的目光看待他们,因此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光则继承了苏氏父子的传统,“野老日往来”。

  四、李光诗作中大量描述了海南岛特有的自然景观,这对考查海南岛自然条件的历史是有帮助的。尤其可贵的是他《感松》三首诗中,流露了朴素的生态意识,给载酒堂文化增添了内涵。从诗中句知“海外独昌化宜松”,而由于滥砍滥伐,原始林木大面积迅速消失。人们只知为眼前的微利而去利用,却不知这样下去后果之严重,州县竟然也视而不见,李光深为忧虑,但他身为“罪谪”之人,无权靠行政手段直接制止这种行为,只好作此三诗,“题之寺殿柱中,以劝郡人有知者,庶几少弭乎!”这是一种苦心,也是一种悲哀,更显示出一种可贵的生态关怀的精神。

  由此可知,李光对载酒堂文化内涵的贡献是巨大的。现在,以载酒堂为依托的东坡书院早已成为海南岛最著名的历史文化胜地之一,在这个胜景之内,除了苏东坡之外,人们还能够看到苏过及黎子云的塑像,却没有李光的踪影,题咏东坡书院的楹联近40副,也无一提及李光,这是非常遗憾的。东坡书院理应把李光居儋的事迹、贡献和资料展示出来,才能更完整地显示其丰富的贬谪文化内涵。因此,我为儋州东坡书院撰写一副对联云(联中文忠、庄简分别是苏轼、李光的谥号):

  岂止文忠留雅范,
  还从庄简觅高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5 22:45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