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70|回复: 2

[选刊] 谐趣诗论略(傅小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7 1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傅小松
--------------------------------------------------------------------------------


    关于谐趣诗,似乎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义。我以为,所谓谐趣诗指的是具有谐趣意味的古体诗歌。这些诗歌从体裁上涵盖诗、词、曲、民谣等,从种类上则主要包括三类:诙谐诗、打油诗和别体诗。

    一、谐趣诗的起源和发展

    先说诙谐诗。古称“俳谐体”。其特点是追求诙谐,制造幽默戏谑。“俳谐”一说,好象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索隐》:“姚察云,滑稽犹俳谐也”。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辟有《谐隐篇》,说“谐”是“浅辞会俗皆悦笑也”,“隐”是“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显然,这里的“谐隐”和“俳谐”相近。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序说》说:“按《诗·卫风·淇奥篇》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此谓言语之间耳。后人因此演而为诗,故有俳谐体、风人体、诸言体、诸语体、诸意体、字谜体、禽言体”。这里的“俳谐体”,就是诙谐诗。

    诙谐诗古已有之。《诗经·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非鸡之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非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写凌晨两口子的对话,可谓诙谐风趣。至晋代,大诗人陶潜开始自觉地在作品中创造诙谐意味,如著名的《责子诗》:“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宝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滞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子粟。”诗故意“家丑外扬”,说他的几个儿子如何懒惰、懵懂、顽劣,何其幽默风趣。至唐代,诙谐诗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很多诙谐诗。李白的《戏赠杜甫》云:“饭颗山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曰卓午。何故别来太瘦生,只为从前作诗苦。”郭沫若曾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引此诗说李白多么瞧不起杜甫,其实,此诗是善意的调侃,开开玩笑罢了。杜甫的诙谐诗则更多。胡适曾说:“陶潜与杜甫都是有诙谐风趣的人,诉穷说苦,都不肯抛弃这一点风趣。” 据清代钱谦益的《草堂诗笺》所列杜诗,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以“戏”为题的诗组,就有二十一组之多。如《戏为六绝句》、《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戏赠友二首》等等。明末清初金圣叹在他的《杜诗解》里说:“先生凡题中有戏字者,悉复用滑稽语。”在杜甫的其他诗作中,幽默之句,也时常有之。卜居成都草堂时,杜甫有《客至》一诗。诗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又云:“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朴素诙谐,似风俗画。又如人所皆知的诗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评曰:“其优游愉悦之情,见於嬉戏之间,则又异於秦益时矣。” 杜甫不仅创作了大量带诙谐风格的诗歌,而且还明确提出了“俳谐体”,曾作《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其一云:“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养乌龟,顿顿食黄鱼。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晚唐李商隐也曾作《俳谐》诗。诗云:“短顾何由遂,迟光且莫惊。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年华有情状,吾岂怯平生。”

    诙谐诗在唐代以后更是代不乏人。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还出现了一个“俳谐词派”,大词人辛弃疾、苏轼都可算是“俳谐词派”的主将。今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1962)收录稼轩词共有629首,其中在题记中标明戏作和解嘲的有39首,而有明显谐戏风格的有60来首,两者相合,约有100来首,占了全部词作的六分之一左右。如最著名的《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苏轼生性风趣幽默,他认为嬉笑怒骂可成文章,《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六云:“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常自谓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他的俳谐词就更多了,曾有友人李公择生子三朝设宴庆贺,他作《减字木兰花》与人大开玩笑,中有“惟熊佳梦。释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之句,举座皆绝倒。至明清两代,解缙、唐伯虎、郑板桥、李调元、纪晓岚等都有不少诙谐诗作。此外,还有大量无名作者的幽默、戏谑诗作。

    关于“打油诗”,《辞海·文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打油诗”条目谓:

    据宋钱易《南部新书》:“有胡钉饺、张打油二人皆能为诗。”张打油(唐代人)《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见《升庵外集》)。所用皆俚语,且故作诙谐,有时暗含讥讽,后人称这类诗歌为打油诗。
   
    从以上简单叙述可知:打油诗的特点是“所用皆俚语,且故作诙谐,有时暗含讥讽”。这类诗起源于唐代,祖师爷有两个:张打油和胡钉饺,但主要创始人则是张打油,代表作是《雪诗》。

    关于张打油,缺少详细记载,只知道他是唐朝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失其真名,大约以打油为业,诨号“张打油”。他平时很喜欢收集民间俚语,写入诗中,其诗文字俚俗,明白如话。他的代表作《雪诗》如前所述,可以说是人尽皆知。明代李开先《一笑散》另外还记载了张打油的另两首诗,一首也是咏雪,诗云:“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另一首诗咏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一事:“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这两首诗和《雪诗》又有所不同。其特点是“一半打油”。以第一首诗为例,你看,头两句还煞有介事,一板一眼的,“六出”呀,“九霄”,“琼瑶”呀,何其典雅,富有诗意啊,三四句却突然来了180度的急转弯,由雅入“俗”,正是这种“急转弯”,创造了一种“打油味”,令人解颐。这类打油诗,后世称之为“逆转诗”。

    胡钉铰,本名胡令能,生卒不详,唐贞元、元和时期人。隐居圃田(今河南中牟县)。家贫,少为负局锼钉之业(修补锅碗盆缸的手工业者),人称“胡钉铰”。因居列子之乡,故常祭祀列子,又受禅学影响。事迹略见于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北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最早收录了胡钉铰的诗,《全唐诗》也存其诗四首。如《喜韩少府见访》一首:“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诗通俗易懂,生活气息很浓。又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路人向他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描写活灵活现。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0: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打油和胡钉铰虽然同为打油诗的创始者,但两者又有差别。张打油诗的特点是粗俗和俚俗,可称粗俚派。张打油这类诗后继者不多。但偶有“佳作”,则广为传播,引为趣谈。如明冯梦龙的《笑史》中说,明代有一个叫陆诗伯的人,仿张打油《雪诗》,亦作雪诗一首,诗云:“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此诗确实有“惊人之笔”,它不正面写雪,而是从“柴米涨价”侧面衬托,立意奇特。全诗纯用俚语,土得掉渣,而意味自出。明代某医生也仿作了一首《咏雪》诗:“昨夜北风寒,天公大吐痰。东方红日出, 便是化痰丸。”此诗也是通俗有趣,其特点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个性化强。当然,毕竟以痰喻雪,缺乏美感。

    张打油粗俚一派毕竟格调不高,因此形而下者往往是粗鄙不堪,甚至成为如近代文学家王闿运所说的“薛蟠体”,这就不值一提了。

    胡钉铰式的打油诗则是平易浅俗。晚唐还有一个写这类诗的代表人物,叫伊用昌。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四记载:

    《太平广记》有仙人伊用昌,号伊风子,有《题茶陵县诗》云:“茶陵一道好长街,两边栽柳不栽槐。夜後不闻更漏鼓,只听槌芒织草鞋。”时谓之“覆窠体”。

    伊用昌,唐末五代人。他是个道士,为人放浪不羁。元人赵道一编纂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六载:用昌常披羽褐,夫妻往来于江右,纵酒狂逸,时人称为伊疯子。好作江南词曲,夫妻唱和。后居西山,不知所终。事迹又见清初吴任臣 《十国春秋》。伊用昌能诗,《全唐诗》有小传及诗。伊用昌的诗,如上述杨慎那首《题茶陵县诗》,浅俗直露,时人称为“覆窠体”,所谓“覆窠”,意为把鸟巢翻过来,一览无余的意思。

    浅俗派打油诗发展到极致,便成了所谓“顺口溜”。“顺口溜”感时兴会,信口吟成,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传诵。它也不讲格律,句子长短不拘,但必须押韵。其用辞简明,流利畅达,琅琅顺口,故很受老百姓欢迎。“顺口溜”古今都有,这里就不深入阐述了。

    别体诗,又称趣味诗、杂体诗。这些诗多把字形、句法、声律和押韵加以特殊变化,成为独出心裁的奇异之作,一般带有文字游戏性质。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说:

    按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四曰隔句体,五曰偷春体,六曰首尾吟体,七曰盘中体,八曰回文体,九曰仄句体,十曰叠字体,十一曰句用字体,十二曰藁砧体,十三曰两头纤纤体,十四曰三妇艳体,十五曰五杂俎体,十六曰五仄体,十七曰四声体,十八曰双声叠韵体,十九曰问答体,皆诗之变体也。

    “拗体”,专用拗句写律诗的体式。杜甫倡以拗句写诗,形成独特风格,至宋黄庭坚专写拗体,崇尚艰涩拗曲,形成了所谓的“江西诗派”。“蜂腰体”,律诗中仅一联对仗,一般用在颈联,颔联则不用,谓其腰细,“若已断而复续也”。以下诸体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介绍。

    实际上可以归为杂体诗类的远不止上述这些,诸如宝塔诗、剥皮诗、藏头诗、拆字诗、叠字诗、顶真诗、回文诗、集句诗、离合诗、连环诗、谜语诗、逆挽诗、十七字诗、数字诗、同旁诗、镶嵌诗、音韵诗、增减诗、专名诗、一韵诗、辘轳诗等等。

    回文诗,是指顺读倒读均可的诗篇,相传始于晋代傅咸、沮峤。最负盛名的作者是前秦女诗人苏惠,其夫窦滔被谪戍流沙,她用一幅纵横八寸的织锦作《回文旋图诗》送别。织锦上缀八百余字,纵横、反复、回旋皆可读,共成诗二百余首,既省工省字,又显露才情,为回文诗中最长、最动人之作。
藏头诗,一名“藏头格”,属怪异诗一种。这种诗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使得诗情之外平添一层文趣。《水浒传》里“吴用智赚玉麒麟”一回中,吴用题卢俊义家壁诗云:“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自无忧。”这四句首字藏有“卢俊义反”四字。

    十七字诗,又称“无赖体”,俗称“瘸腿诗”、“吊脚诗”、“翘脚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均为五字,末句为两字,共十七字。后来,这种变体诗最终发展成为一种顺口溜式的民间曲艺形式,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句半”。明郎瑛《七修类稿》载:“正德年间徽郡天旱,府守祈雨欠诚,而神无感应。无赖子作十七字诗嘲之云:‘太守出祷雨,万民皆喜悦;昨夜推窗看,见月。’守知,令人捕至,责过十八,止曰:‘汝能再作十七字诗则恕之,否则罪置重刑。’无赖应声曰:‘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若上万言书,打杀。’守亦哂而逐之。此世之少有,无赖亦可谓勇也。”此事于明冯梦龙《古今笑史》中补之曰:“一说:守坐以诽谤律,发配郧阳。其母舅送之,相持而泣。泣止,曰:‘吾又有诗矣:发配在郧阳,见舅如见娘。两人齐泪下,三行。’盖舅乃眇一目者也。”此事清代独逸窝退士撰《笑笑录》又补之曰:“既至配所,官喜其诗,令试为之,应声曰:‘环佩响叮当,夫人出后堂。金莲三寸小,横量。”

    二、谐趣诗的艺术特色

    诙谐诗、打油诗、趣味诗,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三类诗歌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有别于正统诗歌和传统诗歌。正统诗歌思想内容要求庄重严肃,所谓“文以载道”、“诗言志”,后者则追求谐趣,或者是寓庄于谐;前者尚“雅”,所谓“温柔敦厚”、“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只有这样才能登大雅之堂。后者则大多比较通俗、俚俗、浅俗;前者贵“曲”,表达方式讲究含蓄,后者往往比较直白;前者要求合乎格律,后者在格律上往往不太讲究。正因为如此,尽管这几类诗歌也曾置身庙堂唱和、樽俎应对、科举命题和书斋雅会,但在传统诗学中却一直被斥为“本体不雅、其流易弊”,历来难入正统诗家法眼。如 “诙谐体”,元好问《论诗绝句》第二十三首云:“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明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序说》也说:“虽含讽喻,实则诙谐,盖皆以文滑稽尔,不足取也。” 又如别体诗,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谓之“终非诗体之正”。至于打油诗就更不用说了。如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论词》中说:”徐凝‘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极是恶境界,白亦喜之,何也?风雅不复论矣,张打油胡钉铰,此老便是作俑。”

    在近代兴起的文学史研究中,宋元戏曲曾因“托体稍卑”,而被后世儒硕“鄙弃不复道”。后经王国维首事梳理研析,揭秘探幽,宋元戏曲始得在文学史有一席之地。对诙谐诗、打油诗、讽刺诗和别体诗,我们也大不必拘泥于传统诗学旧章。其实,这几类诗歌从“俗文学”的角度看,都很有文学价值。事实上,它们雅俗共赏、流播众口,其魅力或许并不下于典雅的传统诗歌。

    诙谐诗、打油诗、别体诗在艺术上最大的魅力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一个“趣”字。

    诙谐诗谐趣取胜。谐者,幽默也;谐趣者,诙谐有趣也。马克·吐温说:“幽默是地球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拒绝接受的财产,幽默使智慧灵活运转”。谐趣,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或揭示,或批判,或讽喻,或嘲谑,千姿百态。贺拉斯在《诗艺》中写道:“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诗人以谐趣感染、吸引读者,比板起脸来说教,自然高明百倍。袁枚《随园诗话》引了一首《戏咏箸》:“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咸酸中,能知味也否”,嘲讽官场中病态人格,可谓寓庄于谐。袁枚自作的《遣兴》诗:“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作者以别出心裁的比喻、诙谐的笔调,表明自己作诗的态度和见解,给人以深刻印象。

    打油诗以俚趣取胜。打油诗的代表作《雪诗》,历来对之是不以为然,甚至是讥笑有加,或谓格调低下,或谓语言粗俗,总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近年来,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有位叫黄国彬的教授却要为此诗平反。他在《言外意,景中情》一书(台北健行文化出版社,1997)内《打油诗,不打油》一文中说:

    中国第一首打油诗并不“打油”。描写雪景有多种角度。一般诗人面对白茫茫的一片,大都会着重描写雪之美、雪之白、雪之宁谧,设法表现眼前景物的“诗意”;这种写法可称之为诗人彩笔的中锋。但中锋之外又有偏锋。偏锋的写法是把眼前的景物漫画化、卡通化,用嘻笑怒骂、风趣诙谐的笔触写严肃的题材。

    张打油写雪诗,用的就是偏锋。首句写大雪中的江,不走谢朓“澄江静如练”一路,而用俚语“笼统”一词写江面的模糊。一开始给全诗定一诙谐的调子,读者就不会期待阿诺德所重视的“高度严肃”了。到了第二句,作者撇开有“诗意”的景物不写,偏写没有“诗意”的井。井有许多东西可写;作者甚么都不写,偏写大煞风景的“黑窟窿”,以加强首句的滑稽效果。这时,“黑”字开始撞击读者的视觉;俚俗的“窟窿”押首句的叠韵“笼统”,更使读者忍俊不禁。作者点中了读者的“笑腰穴”后,马上将镜头移向煞风景的动物——狗(第三句)。黄狗的“黄”,白雪的“白”,黑窟窿的“黑”,相互对比,产生了突出的视觉效果;黄狗身上变白的过程,则用卡通手法把下雪的情景表现了出来。最后一句,借白狗身上的变化写雪飘,和第三句一样巧妙机智。“肿”字极尽俚俗、滑稽之能事,和“统”、“窿”押韵,猝然攻人于不备,把韵脚的滑稽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是诙谐百出,令人叫绝。

    无论是取材还是用韵,雪诗都异乎寻常。“上”字、“狗”字、“身”字的重复,“白”字的顶真,使作品的结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短短四句,已绘成一幅诙谐可喜的雪景。诗不但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而且可以娱;张打油的戏作雪诗就是一首“可以娱”的妙品。

    黄国彬教授称此诗为“妙品”,似乎夸张了些。但我以为《雪》诗虽粗俗,却很传神,确实是以“俚趣”取胜。这首诗没有收进《唐诗三百首》,甚至连《全唐诗》也没有收入,但却得以流传下来,这说明这首诗自有它的特殊之处。它的特殊之处,正是“俚趣”,正是黄国彬教授所说的运用了“偏锋的写法”,“把眼前的景物漫画化、卡通化”。正是这种特殊之处,使这首诗成了中国第一首打油诗。在诗人星汉灿烂的唐代,张打油确实不算什么诗人。然而,就是这位不是诗人的诗人,居然创立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诗歌体裁,这也可算是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件奇事。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0: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打油和胡钉铰虽然同为打油诗的创始者,但两者又有差别。张打油诗的特点是粗俗和俚俗,可称粗俚派。张打油这类诗后继者不多。但偶有“佳作”,则广为传播,引为趣谈。如明冯梦龙的《笑史》中说,明代有一个叫陆诗伯的人,仿张打油《雪诗》,亦作雪诗一首,诗云:“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此诗确实有“惊人之笔”,它不正面写雪,而是从“柴米涨价”侧面衬托,立意奇特。全诗纯用俚语,土得掉渣,而意味自出。明代某医生也仿作了一首《咏雪》诗:“昨夜北风寒,天公大吐痰。东方红日出, 便是化痰丸。”此诗也是通俗有趣,其特点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个性化强。当然,毕竟以痰喻雪,缺乏美感。

    张打油粗俚一派毕竟格调不高,因此形而下者往往是粗鄙不堪,甚至成为如近代文学家王闿运所说的“薛蟠体”,这就不值一提了。

    胡钉铰式的打油诗则是平易浅俗。晚唐还有一个写这类诗的代表人物,叫伊用昌。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四记载:

    《太平广记》有仙人伊用昌,号伊风子,有《题茶陵县诗》云:“茶陵一道好长街,两边栽柳不栽槐。夜後不闻更漏鼓,只听槌芒织草鞋。”时谓之“覆窠体”。

    伊用昌,唐末五代人。他是个道士,为人放浪不羁。元人赵道一编纂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六载:用昌常披羽褐,夫妻往来于江右,纵酒狂逸,时人称为伊疯子。好作江南词曲,夫妻唱和。后居西山,不知所终。事迹又见清初吴任臣 《十国春秋》。伊用昌能诗,《全唐诗》有小传及诗。伊用昌的诗,如上述杨慎那首《题茶陵县诗》,浅俗直露,时人称为“覆窠体”,所谓“覆窠”,意为把鸟巢翻过来,一览无余的意思。

    浅俗派打油诗发展到极致,便成了所谓“顺口溜”。“顺口溜”感时兴会,信口吟成,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传诵。它也不讲格律,句子长短不拘,但必须押韵。其用辞简明,流利畅达,琅琅顺口,故很受老百姓欢迎。“顺口溜”古今都有,这里就不深入阐述了。

    别体诗,又称趣味诗、杂体诗。这些诗多把字形、句法、声律和押韵加以特殊变化,成为独出心裁的奇异之作,一般带有文字游戏性质。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说:

    按诗有杂体:一曰拗体,二曰蜂腰体,三曰断弦体,四曰隔句体,五曰偷春体,六曰首尾吟体,七曰盘中体,八曰回文体,九曰仄句体,十曰叠字体,十一曰句用字体,十二曰藁砧体,十三曰两头纤纤体,十四曰三妇艳体,十五曰五杂俎体,十六曰五仄体,十七曰四声体,十八曰双声叠韵体,十九曰问答体,皆诗之变体也。

    “拗体”,专用拗句写律诗的体式。杜甫倡以拗句写诗,形成独特风格,至宋黄庭坚专写拗体,崇尚艰涩拗曲,形成了所谓的“江西诗派”。“蜂腰体”,律诗中仅一联对仗,一般用在颈联,颔联则不用,谓其腰细,“若已断而复续也”。以下诸体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介绍。

    实际上可以归为杂体诗类的远不止上述这些,诸如宝塔诗、剥皮诗、藏头诗、拆字诗、叠字诗、顶真诗、回文诗、集句诗、离合诗、连环诗、谜语诗、逆挽诗、十七字诗、数字诗、同旁诗、镶嵌诗、音韵诗、增减诗、专名诗、一韵诗、辘轳诗等等。

    回文诗,是指顺读倒读均可的诗篇,相传始于晋代傅咸、沮峤。最负盛名的作者是前秦女诗人苏惠,其夫窦滔被谪戍流沙,她用一幅纵横八寸的织锦作《回文旋图诗》送别。织锦上缀八百余字,纵横、反复、回旋皆可读,共成诗二百余首,既省工省字,又显露才情,为回文诗中最长、最动人之作。
藏头诗,一名“藏头格”,属怪异诗一种。这种诗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使得诗情之外平添一层文趣。《水浒传》里“吴用智赚玉麒麟”一回中,吴用题卢俊义家壁诗云:“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自无忧。”这四句首字藏有“卢俊义反”四字。

    十七字诗,又称“无赖体”,俗称“瘸腿诗”、“吊脚诗”、“翘脚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均为五字,末句为两字,共十七字。后来,这种变体诗最终发展成为一种顺口溜式的民间曲艺形式,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句半”。明郎瑛《七修类稿》载:“正德年间徽郡天旱,府守祈雨欠诚,而神无感应。无赖子作十七字诗嘲之云:‘太守出祷雨,万民皆喜悦;昨夜推窗看,见月。’守知,令人捕至,责过十八,止曰:‘汝能再作十七字诗则恕之,否则罪置重刑。’无赖应声曰:‘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若上万言书,打杀。’守亦哂而逐之。此世之少有,无赖亦可谓勇也。”此事于明冯梦龙《古今笑史》中补之曰:“一说:守坐以诽谤律,发配郧阳。其母舅送之,相持而泣。泣止,曰:‘吾又有诗矣:发配在郧阳,见舅如见娘。两人齐泪下,三行。’盖舅乃眇一目者也。”此事清代独逸窝退士撰《笑笑录》又补之曰:“既至配所,官喜其诗,令试为之,应声曰:‘环佩响叮当,夫人出后堂。金莲三寸小,横量。”

    二、谐趣诗的艺术特色

    诙谐诗、打油诗、趣味诗,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三类诗歌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有别于正统诗歌和传统诗歌。正统诗歌思想内容要求庄重严肃,所谓“文以载道”、“诗言志”,后者则追求谐趣,或者是寓庄于谐;前者尚“雅”,所谓“温柔敦厚”、“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只有这样才能登大雅之堂。后者则大多比较通俗、俚俗、浅俗;前者贵“曲”,表达方式讲究含蓄,后者往往比较直白;前者要求合乎格律,后者在格律上往往不太讲究。正因为如此,尽管这几类诗歌也曾置身庙堂唱和、樽俎应对、科举命题和书斋雅会,但在传统诗学中却一直被斥为“本体不雅、其流易弊”,历来难入正统诗家法眼。如 “诙谐体”,元好问《论诗绝句》第二十三首云:“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明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序说》也说:“虽含讽喻,实则诙谐,盖皆以文滑稽尔,不足取也。” 又如别体诗,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谓之“终非诗体之正”。至于打油诗就更不用说了。如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论词》中说:”徐凝‘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极是恶境界,白亦喜之,何也?风雅不复论矣,张打油胡钉铰,此老便是作俑。”

    在近代兴起的文学史研究中,宋元戏曲曾因“托体稍卑”,而被后世儒硕“鄙弃不复道”。后经王国维首事梳理研析,揭秘探幽,宋元戏曲始得在文学史有一席之地。对诙谐诗、打油诗、讽刺诗和别体诗,我们也大不必拘泥于传统诗学旧章。其实,这几类诗歌从“俗文学”的角度看,都很有文学价值。事实上,它们雅俗共赏、流播众口,其魅力或许并不下于典雅的传统诗歌。

    诙谐诗、打油诗、别体诗在艺术上最大的魅力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一个“趣”字。

    诙谐诗谐趣取胜。谐者,幽默也;谐趣者,诙谐有趣也。马克·吐温说:“幽默是地球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拒绝接受的财产,幽默使智慧灵活运转”。谐趣,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或揭示,或批判,或讽喻,或嘲谑,千姿百态。贺拉斯在《诗艺》中写道:“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诗人以谐趣感染、吸引读者,比板起脸来说教,自然高明百倍。袁枚《随园诗话》引了一首《戏咏箸》:“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咸酸中,能知味也否”,嘲讽官场中病态人格,可谓寓庄于谐。袁枚自作的《遣兴》诗:“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作者以别出心裁的比喻、诙谐的笔调,表明自己作诗的态度和见解,给人以深刻印象。

    打油诗以俚趣取胜。打油诗的代表作《雪诗》,历来对之是不以为然,甚至是讥笑有加,或谓格调低下,或谓语言粗俗,总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近年来,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有位叫黄国彬的教授却要为此诗平反。他在《言外意,景中情》一书(台北健行文化出版社,1997)内《打油诗,不打油》一文中说:

    中国第一首打油诗并不“打油”。描写雪景有多种角度。一般诗人面对白茫茫的一片,大都会着重描写雪之美、雪之白、雪之宁谧,设法表现眼前景物的“诗意”;这种写法可称之为诗人彩笔的中锋。但中锋之外又有偏锋。偏锋的写法是把眼前的景物漫画化、卡通化,用嘻笑怒骂、风趣诙谐的笔触写严肃的题材。

    张打油写雪诗,用的就是偏锋。首句写大雪中的江,不走谢朓“澄江静如练”一路,而用俚语“笼统”一词写江面的模糊。一开始给全诗定一诙谐的调子,读者就不会期待阿诺德所重视的“高度严肃”了。到了第二句,作者撇开有“诗意”的景物不写,偏写没有“诗意”的井。井有许多东西可写;作者甚么都不写,偏写大煞风景的“黑窟窿”,以加强首句的滑稽效果。这时,“黑”字开始撞击读者的视觉;俚俗的“窟窿”押首句的叠韵“笼统”,更使读者忍俊不禁。作者点中了读者的“笑腰穴”后,马上将镜头移向煞风景的动物——狗(第三句)。黄狗的“黄”,白雪的“白”,黑窟窿的“黑”,相互对比,产生了突出的视觉效果;黄狗身上变白的过程,则用卡通手法把下雪的情景表现了出来。最后一句,借白狗身上的变化写雪飘,和第三句一样巧妙机智。“肿”字极尽俚俗、滑稽之能事,和“统”、“窿”押韵,猝然攻人于不备,把韵脚的滑稽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是诙谐百出,令人叫绝。

    无论是取材还是用韵,雪诗都异乎寻常。“上”字、“狗”字、“身”字的重复,“白”字的顶真,使作品的结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短短四句,已绘成一幅诙谐可喜的雪景。诗不但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而且可以娱;张打油的戏作雪诗就是一首“可以娱”的妙品。

    黄国彬教授称此诗为“妙品”,似乎夸张了些。但我以为《雪》诗虽粗俗,却很传神,确实是以“俚趣”取胜。这首诗没有收进《唐诗三百首》,甚至连《全唐诗》也没有收入,但却得以流传下来,这说明这首诗自有它的特殊之处。它的特殊之处,正是“俚趣”,正是黄国彬教授所说的运用了“偏锋的写法”,“把眼前的景物漫画化、卡通化”。正是这种特殊之处,使这首诗成了中国第一首打油诗。在诗人星汉灿烂的唐代,张打油确实不算什么诗人。然而,就是这位不是诗人的诗人,居然创立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诗歌体裁,这也可算是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件奇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4 18:55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