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8|回复: 0

[选刊] 关于古体诗歌的格律的讨论(小董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6 16: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小董老师  

    毛泽东给陈毅的一封信中曾谈到关于律诗的创作问题时说,律诗一定要讲究格律,否则就不能成为律诗。这一点我也是举十双手赞成的。其实古人对诗歌的理解,现代人是不能及的,律诗、绝句是唐宋时期的科考规定。那么我们不得不探讨一下前朝的文人为什么要规定格律呢?那么这就涉及到唐宋人对诗歌的定义,什么样的文字是诗歌,什么样的不是。在他们的理解,诗歌不仅要有具体歌颂或臭贬的对象内容,还要朗朗上口,这就是格律。就像歌曲,如果始终一个声调,那是念经,就算和尚念经有时候也要抑扬顿挫一下。而现代人往往并不理解古体诗为什么那么多的规定,所以写出来的古体诗,内容是有了,就是读着拗口。
    那么古体诗到底有那些格律呢?这是我今天要谈的一个主要内容,很少有语文老师告诉我们的孩子应该怎样。
     一、古体诗中的平仄。
    平仄就是声调,平音分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代汉语拼音中的一声二声,而三声四声都是仄音。律诗和绝句的平仄有“对”和“粘”两种规定。有时候也罢阳平(二声)当做仄声来处理。
    “对”,指的是下半句和上半句的平仄声调是相对的,“粘”指的邻句的平仄是一致的,这里的一致并非相同,相对也非完全相反。律诗和绝句主要体现在句中的偶数字和尾字上,一定要合乎格律。律诗要求比较严谨,绝句一般是允许失“粘”的,但平仄的“对”必须服从规定,律诗不能失“对”也不能失“粘”。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下,看看白居易的一首成名做。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五律,偶数字是二四,下面是平仄。
   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
   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行和第二行二四字对应的音调刚好相反,而第二行和第三行二四字对应的音调刚好相同。三四行如一二行。四五行如二三行。以此类推。第一行和第二行就是“对”,二三行这种平仄格式就是“粘”。古诗中是非常讲究的。如:
   一道残阳铺水中,平(仄)仄(平)平(仄)平
   半江瑟瑟半江红。仄(平)仄(仄)仄(平)平
   可怜九月初三夜,仄(平)仄(仄)平(平)仄
   露似珍珠月似弓。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意括弧中的音调,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一二相“对”,二三相“粘”,三四相“对”
  在古诗中非常忌讳四个连续的字发同一种音,称之为“孤平”,一句话的后三字不能同一个音。
  二、关于韵脚。
  诗歌采用韵脚是为了好听,现代的发音跟古代的不完全相同,比如“吃”,“机”在现代的发音听起来一点都不押韵,然而在古代确是同韵,“韵”用现代的汉语拼音来区分是非常容易的,就是相同的韵母。
   律诗的第一句可压韵可不压,压韵时一般为平音,律诗韵脚压在偶数句,结尾是韵脚并且是平音,奇数句尾字是仄音,第一句如果作为韵脚为平音,否则为仄音。绝句跟律诗的一样。如“草、尽、道、去”为仄音,“荣、生、城、情”是韵脚,为平音。“中、红、弓”为韵脚为平音,“夜”仄音。
三、关于对仗。
  对仗即对联,不仅平仄相反,而且对应位置词性相同,读起来铿锵有力。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而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句)要求对仗,第三联(五六句)要求对仗,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都是对仗句。野火对春风,烧对吹,不对又,尽对生。后面那一句也是如此。
  四、关于“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句子之间的联系,要连接起来,每一句都不是孤立的句子,绝句第一句为“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律诗绝句第一联为“起”,第二联“承”,第三联“转”,第四联“合”。意思上连贯在一起。
其他,古体诗歌中还有一种格律诗叫排律,跟律诗的格律差不多,只是不局限于四联。律诗的写作比较难,古代还有一种叙事体诗歌,如“长恨歌”“将进酒”等,这种诗歌的格律限制比较小,不怎么守平仄格律的要求。一般分为五言体和七言体,写这种诗歌并不容易,因为要有开阔的思维,才写的出来。到了唐朝晚期古体词也开始流行起来,宋朝到了鼎盛时期,词体是以词牌名为载体,文字的平仄格式,韵脚也很严谨,因为句子并不是总是七言或五言,所以叫长短句,词体的格律没有律诗那么严格,但是每句话的尾字的平仄是很严格的。句子平仄有一定的格律,但写起来比律诗要容易一些,更接近与现代诗歌一些。
   最后顺便提一下,写古体诗歌,并不是把诗歌 写成文言文那种晦涩难懂,在古代诗歌就是白话文,散文才是文言文。现代有些文人故弄玄虚,喜欢炫耀自己多么有文采,把古体诗歌写的晦涩生硬,看不懂,读着很多不认识的怪词,完全违反了诗歌的本意,诗歌是用来朗诵的,不是只给自己看的。

[ 本帖最后由 花雨 于 2008-12-26 16:5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8 16:0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