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91|回复: 0

说“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8 14: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收藏碑帖,主要是藏以至“学”。例如学习汉隶无不是以汉碑为学习对象,原因是汉代墨迹传世甚少。楷书,唐代经典的楷书也都传于碑刻,这样一来学习书法之人莫不学碑。
      从宋代开始收藏碑帖便已蔚然成风,从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金石录》到欧阳修的《集古录》无不说明其对金石拓本的痴迷。宋代以后出现了不少金石拓本的收藏大家,到清代由于大量北魏墓志以及造像、碑刻的发现,拓本收藏之风盛行于世。清末到民国初期,罗振玉、于右任、吴湖帆等收藏大家又把拓本收藏推向了一个高峰。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碑帖研究学者的专著,如清代王昶的《金石汇编》、方药雨的《校碑随笔》、康有为的《广艺舟双辑》等,现如今往往被作为碑帖入门必备工具。
      笔者接触拓片始于十二三岁,那时学习书法都以黑底白字碑帖为主少有墨迹,记得最初见到的就是唐代大书家欧阳询的名帖《九成宫醴泉铭》。那时的感觉最奇怪的莫过于字帖怎么是黑底白字的?而真正知道拓片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已经是若干年后的事了。大学时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书法专业,经常可以在临摹室看到历代碑刻的拓本,只是通过学习已经知道拓本是指从碑刻、铜器上墨拓下来的书迹或图像。方法是用宣纸受湿蒙于器物碑刻上,椎之,使纸张呈凹凸,用墨包拓之突出即为黑色凹处无墨即为白色,这也是黑底白字的原因。古时用竖纹纸,油烟墨,拓后砑光,墨色乌黑有浮光的,称“乌金拓”;用横纹纸,松烟墨,色青而浅,不和油腊的,称“蝉翼拓”。又以朱红色拓出的称“朱拓”;碑石初成,或刚出土时所拓的称“初拓”。
      笔者从事书法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印刷品与原拓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看到学生学习唐颜真卿书颜勤礼碑,下笔处常为因为破损修复为圆,老师不辨就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拿笔绕一圈为之所谓逆势起笔,只感觉有问题但是字帖如此也无法说什么。有次偶然在逛古子城文物市场时,看到半本原拓“勤礼碑”剪裱本,与印刷本相比较迥乎不同。一番讲价之后以廉价购得,欣欣然回家拿《校碑随笔增补》一对,居然为难得的初拓精本,用拓本与现行印刷品相比较可以清晰见其点画下笔处为直接露锋直下逆势推出而成,根本不是什么工具书所言逆锋画圈而成。
      收藏拓本是一种学习书法的手段,但也是一种增值保值的投资渠道。随着古旧拓本被更多人的认识,碑帖所具有的较高艺术、收藏、欣赏和实用价值,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收藏种类。虽然现在价格有所回升但是和书画相比升值的空间是非常大的。但是选购拓本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这可以从阅读金石拓本的基础读物开始,逐步认识拓本的价值和其中趣味。切莫盲从人云亦云,多与高手切磋交流。拓本在清代即有“墨老虎”之称,可见其中奥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5 14:0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