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12|回复: 0

新世纪中的几个美术教学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5 1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跨人新时期的艺术教育,随着素质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在其学习方式上也在经历着由“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这种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这种转变的关键点是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疲倦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学习本身充满着动感和创造的活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仔细了解和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的心理构成和经验状态,并由此设计有效的具有针对性教学练习方案。
    方案之一:强化学生的记忆与经验状态
    每个人的记忆力是建筑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记忆的加深或复活与经验状态不无关系,小学生的经验状态是对微观、动感、色彩、趣味的世界感兴趣,这些东西构成他们的记忆的基础,利用这一点来展开我们的课题将十分有利。根据心理学复述、巩固、提高、展拓的理论原则,让学生对经验状态中积淀的事物进行提取将变得十分有意义。比如,我在请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时,就用了一个进入微观世界的词语——“小”。学生们便回答说:“小花”“小蝴蝶”“小机器人”“小青蛙”“小鱼”“小瓢虫”“小小人”“小蜻蜓”等等,这里的一个“小”字可以唤醒学生的记忆,同时这个“小”又与他们自身的状态相类似,因而,勾起回想和记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比如,教具的利用也能触发学生的审美情思。教具的本身就是激活学生记忆的契机,如,蟹与海滩的关系,蜘蛛和网的关系,青菜与萝卜的关系等等。又比如“红茶坊”现在十分流行,不少学生同时也看到过类似的电视节目,对此具有直观而形象的了解记忆清晰,所以我就先提练“红茶坊”一画的主题,休闲、聊天、静思的场所,是当今繁忙的人们的一个憩息地。在这个主题的诱导下,学生的经验激活了,画出来的画面背景布置十分闲静优雅,同时又不乏夹杂着几分童趣,而人物造型又非常生动,窃窃私语,喝茶聊天,品茗看报,低头沉思……不一而足。反映了学生对现代人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也就是说,儿童绘画教学的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转变而转变,教师应随时挖掘这方面题材加以发挥,让学生的记忆与经验发挥到最佳点。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形象表露就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而回忆就是对生活经验的巩固。

    方案之二:运用自身的知识提升其想象力根据认识心理学理论,人的想象力与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儿童知识虽然不十分丰富,但他们的想象力却能非常发达。如果我们有效地运用这种想象力又能起到使学生迅速吸收知识的效果。比如,我在传授“对称性”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左右不一样的某些东西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比如鸟的翅膀,飞机的双翼,椅子和电视机等等,结果某些滑稽和可笑显而易见。在启动了学生的想象闸门之后,再让学生回忆一下对称形的各种物体,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当然,我并没有让学生得出不对称是丑的结论。因此,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并不对称的东西,他们依然是美的,比如人的服装图案,房间的装饰布置等等,但我却确切让学生认识到对称是一种美,它普遍地存在于生活之中,然后在此基础上我再导入对称形的剪纸方法以及它的特点:对折--对称--剪内侧--剪外形。通过这种反复性的对比想象及传播,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学生认识到了对称之美。又比如,“苏州河的明天”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明天是对今天的改造,那么今天的苏州河有什么不足呢?学生马上会说水太臭,桥不美,两旁房子一般化,绿化太少……那么还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就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挥其无穷的想象力,如,水上运动,观景平台,水底世界,观光隧道,水上餐厅,快艇泛波,浅滩戏水……这就是学生的想象,它是综合的出乎意料的能力的体现,在新时期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可见,知识与想象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是互逆也是互补的,关键就看老师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原则了。

    方案三:在语言的表达中构思画面
    人的表述有赖于语言的正确传达,而语言的形象丰富又能使表述力得到提高。这种关系是在不断地随着知识、年龄、经验、情感的积累而叠加和调整的,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只局限在脑与手上,还应该在语言的传达上,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语文老师讨论的内容,但我想,审美是一种各种审美感官充分利用的结果,所以,对表述能力的培养本身也会对脑、心、手起到一种提升作用。比如,我在剪纸课中要上的内容是主题背景的添加,先让学生构筑一下各种具有童话色彩的情境:月光如泻的海滩上,螃蟹悠然地爬着,海浪拍打着礁石;无人居住的墙角中,一只蜘蛛在辛勤地编织着自己的网,捕捉着各种嗟来之食,小白兔一跳一蹦地拔着萝卜,累得满头大汗,而机器则在电脑的控制下,全身闪烁着各种灯光走来走去地忙着,为主人准备各种文件……,这就是语言表述的力量。能勾勒出一个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真实的世界,让学生在创作之前的心理预设中已经留下了美好的影子,在此基础上我得出下列法则:物+背景二完整画面。学生对此心领神会。因为他们已经感觉到可赏、可视、可游、可居的特点。当然,还应该利用学生语言的丰富性来提升其创作能力。比如我在让学生画“宋园茶楼”时,就利用了这一点,我让学生说一说你曾见过的茶楼:古色古香的建筑,镂空雕花的窗户,飞檐上翘的双角,生动有趣的楹联,空敞明亮的茶堂,来回穿梭的服务员,绝妙称奇的倒茶,优雅娴静的品姿,……在学生的描述下,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在他们脑海里产生了,画出来竟是那么生动和不可思议,此画曾获得到’98国际茶文化节一等奖。

    方案之四:动手与动脑对创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真正美的思想最后要通过人的双手来塑造和表达;而实践的机会和多加锻炼又是非常必须的。但创作是一种创造,要创造必须有一定的基础和基本功。我在某些手工性很强的课中却强调几个方面的要点:·(一)绘画要准确,形象要生动;(二)在剪刻时要小心,形象要保持完整,防止断裂;(三)粘贴要仔细,当心功亏一箦,通过这种讲述后,再请学生复述一遍以加深他们的印象,并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当然这些步骤在前几节课中已经分开进行过强化训练,在学生进入到这个创作状态之中时,他的基本技能已经说过关了,只是将这些技能技巧加以综合表现了。这时他们的心、脑、眼、手就会协调运用,通过反复练习,就会达到娴熟的程度,学生的创作作品也就综合性地体现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认识和感悟能力了。但这仅仅只是某种教学步骤及要点的提醒,我认为脑与手是一对矛盾的关系,它们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我们教师应该把学生脑中的意象转化为手中的形象,这就需要上面所说的实践基础,同时,又必须运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比如,在画“国际龙舟大赛”一画时,就对他们讲了“龙”的来历,“龙舟”的习俗,比赛场面的激烈性,运动员的各种姿态,观看人们的热闹场面等等,然后请学生们闭上眼睛设想一下,你看到这个场面了吗?你的双手有没有想把它画出来的愿望?只见他们闭目静思,双手在桌上划动,忽然一个个睁开双眼举手回答:“老师,我知道怎么画了”。可见,只有先运思于脑,才能成竹于胸,成画于手。此画曾获得’98上海市《我看苏州河·苏州河的今天与明天》少儿绘画比赛一等奖。

    以上讲的几点是我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体会的,其根本指导思想是让学生从“不会”到“学会”,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先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解放他们的思想,扩展其思路,发挥其特有的能量,达到一点就通,一拨就灵的教学效果,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在绘画中的基础训练,而是指在此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对我们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一种素质的培养,能力的训练,思维的转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19 22:55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