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0|回复: 0

中国漫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3 09: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全国由动漫带来的利润能达到180亿元人民币,但其中本土动漫产业带来的收益却少得可怜。现在有很多动画公司觉得,资金投在动画片的制作上容易出效果,但没有好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整个产业将没有可以运作的资源,投进来的资金可能颗粒无收。”近日,在文化部市场司举办的“促进漫画创作暨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编审庞邦本表示,我们的动漫产业存在的动画质量欠佳、衍生品市场无法进一步开拓等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漫画创作的人物形象和原创故事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与会的漫画界、出版界专家和漫画作者也表示,国内漫画界在创作上要积极寻找传统资源,力求找到传统文化和时尚生活的结合点。  

    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表示,我们应该提倡漫画界走民族风格、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原创之路。回顾中国60余年的动漫历史,从1941年的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个和尚》、《九色鹿》、《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以及80年代的《葫芦娃》为代表的动画片,在艺术语言上取得突破的同时,无一不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中取得灵感而获得世界肯定的。  

    会上,庞邦本分析了国外的漫画创作经验:美国的漫画形象注重注入本土乐观进取的精神,如蜘蛛侠、超人等;而欧陆卡通,如《丁丁历险记》,更多地带有欧洲大陆深厚的人文精神,也是它最具特色的所在;香港的工笔漫画起源于上世纪中期武侠文学的兴盛;而日本漫画更是经常在故事中加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介绍。庞邦本认为,从大量积聚漫画成功经验的地区来看,只有在传统中挖掘在今天可以“为我所用”的资源,才能从故事和形象上带出中国漫画的强烈色彩,才能在世界漫画大家庭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一些在国内摸索了近十年的漫画公司已经发现,创作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漫画故事是新漫画走出模仿阶段的必经之途。天津神界漫画公司经理陈维东说,他们尝试用“四大名著”为蓝本改编成漫画出版,很顺利地打开了韩国、日本和法国等市场,全球经营版权拿到1000万,国外的出版商看中的就是故事中体现的东方人的智慧和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不单单是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传统典籍,一些新漫画作品也开始试图将东方审美和当代生活联系起来:姚非拉的漫画“80℃”系列,用“水”这个中国哲学中重要的概念来诠释都市青年的生活;阮筠庭所画“24节气”系列彩图,用带给读者的极大审美愉悦架起古老时令和时尚生活连接的桥梁……《漫友》杂志主编金城说,现今国内漫画界叫得响的十几位作者,尽管画风不同,关注点不同,但都或多或少地考虑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融入现实思考,这也许正是他们能在新漫画发展了十年之后初步形成自己风格面貌的原因。  

    但是,这两年奇幻文学的流行使得一些作者不太关注生活题材,以为情节离奇的故事容易吸引读者眼球。另外一些漫画杂志也为“奇幻风”推波助澜,品种单一使读者圈日益狭小,同时也无益于中国漫画发展中题材的进一步多元化。庞邦本说,现今我们有创作能力的漫画作者约有150位,如果大家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挖掘一些宝藏,加强人文情怀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作者的视野就会更开阔,也会产生有鲜明特色的作品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 16:05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