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74|回复: 1

《易》学导师唐明邦教授诗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14: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谨录先生的诗如下:

40岁诗
耕田但期千顷绿,掘井何辞万丈深。稗书十卷传薪火,拙文百篇杂薰犹。

一、七十五寿辰自怡

欣迎七十又添五,杏坛振铎四十秋。掘井灌园情志笃,浇桃培李壮心酬。

稗书十卷传薪火,拙文百篇杂薰蕕。问道求真伤浮浅,霁月胸怀乐神州。


二、丁丑病榻自怡

几番风雨从容过,韶华似水愧蹉跎。受业燕园明道器,执教珞珈悟/博约。

东湖论《易》翻热浪,武当参玄洒松波。斗室横床观剥复,我自击壤哼俚歌。


三、太极颂   1984年于东湖周易讨论会

东方文化何神秘,为有太极通灵犀。羲皇画卦垂智果,文王演易识天机。

崇德广业尚鼎革,探赜索隐贵知机。自强不息争国雄,放眼寰宇迎朝曦。


四、参玄吟

阿里山下聚群贤,同参玄理悟

归真。三洞琼纲重探讨,七签云笈共评研。

深知可道非常道,笃信不争乃至争。勤淘灵泉洗凡骨,相期共赴大罗天。


五、七十抒怀

年届古稀精神爽,老牛奋蹄趁晚春。耕田但期千顷绿,掘井何辞万丈深。

细雨润物占造化,大浪淘沙见精诚。斗室烹茶伴书香,清虚自守慕真人。


六、八十抒怀

寿臻耋耄何足论?乐天无忧最宜人。放舟东湖捐尘虑,漫步珞珈长精神。

闲披旧稿刊故失,偶吟佳句引诗魂。浇灌殷勤枝叶茂,喜见兰桂满园新。

[ 本帖最后由 墨如金收集 于 2010-12-2 14:3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4: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明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易》学研究专家,共和国建国后的首任《周易》研究会会长。对我国古代的哲学研究作出了杰作的贡献。曾历任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教授,全国道学研究会名誉顾问,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辅仁等多所大学,并赴欧美参加世界哲学研究,获极高的声誉。

先生生于一九二三年(甲子)腊月二十九日,籍在四川省忠县(今属重庆市)观桥村。穷山恶水,世为农耕。童年适逢战乱,每受兵燹天荒,常遭冻馁,家境不堪。总盼贫困有日,祸患有竟。先生童年,尤羡富人子弟入学读书,常依窗而观,移时不去,引出师者怜爱。七岁由祖父家传《三字经》,《百家姓》,权作破蒙。而后断续学习《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声律启蒙》,《东莱博议》,《春秋左传》,《古文观止》等书,渐增嗜好。有本族中学教师某慧眼识才,劝其父曰:“你应当送儿子读书,或许今后大器可成。”父听其言,送他到高小就读,竟以优异成绩考入精忠中学(当时川中名校)免费就读。在校期间,获最高奖学金,又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参加重庆国立中学——中央大学附中的选拔,名列榜首,事在1944年。日本投降后,中大复移南京,又逢大学停招,学校留为教务员,次年因病误了北京大学招考,老师垂爱,荐以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新经济学大纲》,始定人生方向。

1950年,重庆市团委推荐他到《重庆工人报》作记者,才华初露,晋升编辑部副组长。1953年调全国总工会西南局,受到办事处主任杨超(后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关爱,送入北京大学深造,1954年负笈燕园,入哲学系,遇名师冯友兰,张岱年等,研讨中外哲学之精,鸿鹄之志,斯时顿生。

1958年受聘于武汉大学,校长兼哲学系主任李达爱才,鼓励他编写一部《中国哲学史》讲演义,在全国高校使用,颇受欢迎。

1961年,李达倡导王船山学术(清代学者,《易》学专家)讨论会,派他到湖南查访王的业绩,归后作《王船山事迹访问记》的学术报告,继而在长沙举行“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研讨会”,全国哲学知名学者与会,先生作了《〈周易〉外传中的若干辩证法思》的学术报告,得到会议的极高评价,该文收入国家科技论文专集,奠定了他在哲学界的地位(尤其是在〈周易〉研究工作中的地位)。

文革中,哲学研究处于低潮。先生调至武大襄阳分院(实为保护),先生有机会访问复旦,南开,厦门,北大,南京等校,又以隆中诸葛亮故乡为基地,写出《诸葛亮评传》,从哲学的角度评价诸葛亮的智慧,因而名传中外。

1982年,湖南长沙召开第二次王船山学术讨论会,先生撰写的《〈周易内传〉若干辩证法思想》的论文使中断已久的《周易》思想研究具有新的突破。1984年,武大发起第一次“《周易》学术讨论会”,先生的《汉代<.周易>象数思维模式剖析》成为研究汉代象数易学的扛鼎之作,使与会者耳目一新。同年,他又利用学术假期,写作《李时珍评传》,别开视野,在评价其医学药学价值之外,旁及动物,植物,矿物,农林牧渔的研究,详述了李时珍的哲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颇受学界重视。又撰写《本草纲目导读》,为普及科学知识作出了贡献。

先生在武大任教期间,参加以萧啑父为主导的博导组,主讲《易学源流举要》,导读《周易》,《尚书》,《论语》,《老子》等著作,其《易学传统中的象数思维模式》《中国周易研究之新进展》《道家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等专题讲稿享誉哲坛,因而受邀至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学院、佛教法住学会讲学,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就“中国古代书院的哲学传统教育”作发言,产生巨大的国际响1989年,中国周易研讨会在济南成立,先生出任筹委会主任,首选会长。后撰《周易评注》一书,并附《周易名词浅释》,又写了《周易文化价值的多棱透视》,使周易研究有了新的定论。

1990年,先生65岁,荣退,却退而不休,返聘为武大博研生导师,作“学源流举要”“道教文献导读”等专题研究,指导韩日等国留学生研究古代哲学与道学,又受邀至淄博、大连、本溪、湛江、柳州等地讲学。1993年,受南京大学之托,撰写《邵雍评传》《陈抟评传》。邵雍的“先天易学”与《周易》体系不同,陈抟这位传奇式道教先师也有自己独到的哲学观,二书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哲学领域的扩展,在海外产生影响。1993年,受邀访问台湾,先后在辅仁大学、中华道教学院等到十余所大学讲学,其《我的周易价值观》载入国际哲学研究文献。先生的名传分别为香港《当代中国》、美国《世界名人录》、《华夏英杰》、《东方之子》等辞书刊载。

先生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尤其是在《周易》的研究方面取得杰出的成就。他认为《周易》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是因为其中蕴含着象数思维方法,其特征是“取象比类”,阴阳对称,刚柔调和。其合理内核,强调系列,注重节律是主要特点。象数思维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统一,也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精华。他对邵雍和陈抟的研究是别开生面的。他清理了先天易学图式,廓清了先天易数的历史观,肯定邵雍先天易学实为关于宇宙结构的探索,其整齐划一的象数序列图式,构思奇妙,超越了传统易学思维的框架。他认为陈抟的《先天图》《无极图》是《道藏》之精髓,堪称古代科技资料库,是中国医药学和术数的渊源。

先生凭借《内经》之趣,研究李时珍的贡献,超越了学范畴,但意在补正“万物化生源于元气”的自然哲学,与达尔文遥相呼应。他说他评价李时珍,是想探讨他自学成才勇攀科学高峰的秘密。其实,先生自己就是一位像李时珍一样,不断勇攀科学高峰的人。他从艰难困苦中走来,登上了世界哲学的高峰,他又分外谦虚,常愧学无所成,以“学贵专攻,学风谨严,少私寡欲,胸怀坦荡”作为人生信念,我有幸拜读过他的诗作,一个胸怀宽广的学者学者形象像一高山矗立在眼前。谨录先生的诗如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10:0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