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36|回复: 0

[现、当代] 故里乡邻话沈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 09: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代杰出的艺术家,诗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绘画造诣尤深,是“明四家”之一(另三人为文徵明、唐寅、仇英),“吴门画派”的班首、宗师、领袖,在画史上影响深远。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突出。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沈家世代隐居吴门,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
    今年是大画家沈周逝世500周年,为表示纪念,记者特地到沈周故里阳澄湖镇宅里村采访,并与堪称沈周研究本土专家的薛勇良老人交谈。 70岁的薛老伯长期从事乡土文化工作,担任原湘城镇文化站站长30年,曾大量收集整理研究有关沈周的历史资料、民间传说。
家 学 深 出 名 早
    苏周刊:薛老师,关于沈周,研究者及研究著作颇多,但绝大多数是根据文献资料和艺术作品、从艺术特别是绘画的角度进行的。我想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沈周一定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地方,但他离开我们已经整500年了,在他的故里乡邻的心中保留了他怎样的形象?
    薛勇良:在我们这些故里人心中,直到现在,沈周好像还是很热络的邻居,当然,是一位艺术成就卓著、令我们骄傲的邻居。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沈周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布衣村民,为啥他能够在当时就闻名于世?除了他本身的艺术成就,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苏周刊:那我们今天就从这个角度谈谈吧。沈周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的教育及艺术熏陶得天独厚,这为他的艺术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薛勇良:其实这里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基础,一个是家学渊源,这两点都离不开他的家庭条件。沈周一生衣食无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作,他经济来源哪儿来的?他是个地主,虽不豪富,但在方圆十几里是算得上富足的了。而且他这个地主是现成的,是上辈传下来的。事实上沈周是贵族家庭出生。简单说是这样:早在周文王时,其第八子冉蚺被封沈国(今浙江吴兴),延续几百年,子孙繁盛,直到春秋末,沈国亡,族人为纪念故国,遂以国为姓。一晃到了元代,族人中有个叫沈懋卿的,拖家带口来到平江(苏州),想找个隐居的地方,当时平江路总管张伯颜是湘城人,向他推荐湘城,于是他就迁入湘城宅里村,凭借着祖上传下的财富,沈家购地筑宅,成为当地地主。他又注重儿孙们的教育,儿子沈良琛是很好的书画鉴赏家,是大画家王蒙的好朋友,孙子沈澄更是成为明代早期的书画家了。沈澄的两个儿子贞吉、恒吉也以诗文书画闻名吴中,而恒吉的大儿子就是沈周。沈周出生时,他家里的藏书和艺术品有十万之多,其中有大量各代名家书画珍品,他从小就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稍长,他父亲就系统地培养他,他7岁就开始跟陈宽学画。随着年龄的增长,分别延请各科的老师到家里教他,特别是在诗文书画方面,得到了名师指点。
    苏周刊:换个角度说,沈周其实从小就受到书画名家的关注,这与他以后的成名肯定是有关系的。
    薛勇良:是的。重要的是他天资聪颖,学习长进非常快,小小年纪就因一桩特殊经历而在吴中一带小有名气。那时候他父亲是乡里粮长,即一乡解粮进京的负责人,是个苦差事。明正统二年(1437年),沈周11岁,随父解粮去南京,途中他有感而发,作百韵长诗,后传到户部主事崔恭那里,崔见诗文流畅优美,十分惊异,不信为11岁小孩所作,于是传他共赴南京凤凰山,当场出题《凤凰台赋》相试。小沈周登台眺望,触景生情,提笔立就,词采焕发,崔恭大加赞赏,比为唐代神童王勃,并立即下指示,免去其父亲粮长之役。
    艺 术 新 天 时 到
    苏周刊:那么小就名声远扬,确实了不起。当然,要在画坛真正成名并且流芳百世,说到底要靠艺术成就。沈周家庭、天资等条件好,但其实更要紧的是他一生对艺术的痴迷执着,刻苦勤奋。
    薛勇良:沈周一生创作的勤奋是超乎寻常的。宅里村旁边,有条大河叫清水港,北靠虞山,东临阳澄,环境清幽,景色迷人,尤其是在这里望虞山,一天之间、四季交替,其景色千姿百态,各有精妙。小沈周被迷住了,他决心把看到的画下来,每天鸡鸣即起,一直画到太阳落山,终日不歇。祖父看他有志气,特地在河边为他搭了个茅草棚,这样即使是刮风下雨也能画了,又搬来一块大青石,让他当画板用。就这样,他手执羊毫,对着青山写景。画好了洗掉,洗掉了再画,天长日久,把平整的青石板揩成了凹肚脐,他洗砚、洗笔的地方,水也弄得乌黢黢的,后人便把那地方称为“洗砚湾” 。清水港附近有一片由翁氏低洼地形成的湖叫“翁志荡”,沈周画画的水就是从小湖里取的,后来沈周成了大画师,这个小湖就叫做“画师湖”了,一直到现在。他的这种勤奋劲一直保持到晚年直至临终。我专门统计了一下,在他去世那年,病重在身的他仍然作画六幅,另作诗文四篇。他的绝笔是——七月三十日,王鏊听说他病重,派人问候,他专门写一首绝句答谢,两天后,八月初二,他就去世了,享年83岁。勤奋加上长寿,他一生创作的艺术作品数量惊人,仅我个人粗略查找统计,如今还存世的沈周书画作品有500多幅,流失或者没有统计到的不计其数。他著有《石田诗集》、《江南春词》、《客座新闻》、《石田杂记》等诗文,仅诗就有千首,另外还有医书《续千金方》。他的诗风格爽朗清逸,被时人推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书法飘逸俊秀,不输于他的画,所以,沈周堪称诗文书画“四绝”。
    苏周刊:历史上有个常见的现象:许多大作家大艺术家在世时的成就并不为人认可,默默无闻,寂寞一生,直到多少年后才被后世的人们推崇。但沈周却在当时就蜚声天下,这就离不开时代的原因了,沈周如何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他的幸运,也可以说是时代的幸运。
    薛勇良:他确实是幸运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点缀升平,参考宋制设立画院,提倡宋人院体画风。但他生性多疑残暴,网罗来的画家稍不如他的意就莫名其妙地被他杀害,画家们束手束脚谨小慎微,只敢临摹唐宋,不敢有半点创意,时间一长,画坛沉寂萧条。沈周的出现,可谓石破天惊,他清新写意的风格,如清风拂面,清流驱浊,令人耳目一新。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的画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充满活力和生机,一扫画院派陈腐之气,再加上诗、书、画一体,文人气息浓厚,艺术品位高雅,人们喜欢推崇他的画是可想而知的。恰好那时候的朝廷远于艺事,对画坛之事不重视也不关心,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一个影响当时并延续数百年直至当今的画派——吴门画派登上了历史舞台,沈周是这个画派的开山鼻祖。
    为 人 宽 口 碑 好
    苏周刊:自身的艺术成就高,并且顺应了时代的召唤,闻名于世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艺术家首先是人,是个人,就有做人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讲究艺品、人品的统一,历史上也有因人品不被人们认可,而影响到对他的艺术成就评价的人。那么,沈周的为人怎样?故里人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了。
    薛勇良:不管是历史文献上记载的,还是故里传下来的,关于沈周的为人,评价非常一致,那就是性情随和,胸襟廓落,助人为乐,所以他的口碑,不管是在文艺圈,还是在乡村民间都非常好。沈周墓目前是省文保单位,据说正在申报国家级,这当然很好,但是,实际上,他一直活在老百姓的心里。
    苏周刊:能否具体谈谈?比如性情怎么个随和平易法?
    薛勇良:一次外地新来的苏州太守曹某,到任后修葺官署,装修时要绘壁画,也不知衙内什么人告诉他说湘城有个沈周绘画好,太守就派衙役跑到村里把他作为画工招来服役。沈周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望了,有人劝他去找个显贵说说情,就不用去做义工了。但沈周却说,供役是老百姓的义务,找达官说情,反而难为情。于是他心甘情愿地去服役,认认真真地画完壁画。后来太守到京觐见,不少大臣高官见他就问沈先生近来可好?他一头雾水,后来在京任侍郎的吴宽告诉他,沈先生就是苏州湘城的沈石田,大画家,你不知道?太守回苏后直奔湘城拜访沈周,并主动留下吃饭,表示亲热。
    苏周刊:呵呵。有意思。请再说说他胸襟开阔到啥程度?
    薛勇良:有一次,沈周出重金买了一部古书,放在书房里欣赏,还没来得及收藏起来。一位文友见了,认出这是他遗失的旧物。沈周说,有凭证吗?这位文友说某一卷里曾记有某一件事,打开一看,果然是有的,沈周便二话没说把书还给了朋友。他非但不去索回书款,反而称赞这位朋友读书非常认真,事隔很久,竟连某卷某节的内容还记得十分清楚,真是可敬可佳。
    苏周刊:这个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沈周宽厚大度,不计名利,助人为乐,别人要画,不管是什么人,哪怕是最普通的平民,也从不拒绝,最让人敬佩的是,他并不计较别人临摹假冒他的画去牟利。这一点,也是让人尤其是现在的名人们难以做到的。
    薛勇良:沈周的画名气极大,求画的人众多,每天黎明大门还没开,求画人已“屦满户外”了。“贩夫牧竖”持纸来索画,也答应,“不见难色”。当时,有一位卖画为生的贫士,因母亲生病,生活十分困难,便临摹一幅沈周的画,上门请求沈周题几个字,想抬高画价,多卖几个钱,给老母治病。沈周一眼看去就知道是赝品,但他非但不追究,反而觉得他的用意值得同情,孝心可嘉,于是将画稍作修改,再题上款,还盖了印章。后来那个贫士果然卖得高价,非但医好母病,还将余钱侍养母亲,因此,母子俩特地登门,感谢沈周。
    交 游 广 门 生 俏
    苏周刊:为人好,才能流芳百世。话说回来,绘画毕竟是门高雅艺术,绘画之人要“走红”天下,必定要有懂画的人先进行传播,也就是圈内人首先要认可。
    薛勇良:在这一点上沈周有优势。这要从当时文人的“吴趣”现象谈起。明代中期始,延续至清代三百年,江南吴中地区时尚一种雅称“吴趣”的文人生活。文人雅士常常相聚一堂,吟诗作对,作画磋艺,玩古赏物,种花栽竹。这种“吴趣”生活源于沈周的祖父沈澄,他“雅善诗,尤好客,海内知士无不造之……日治具宴宾客,诗酒为乐”。沈周的伯父、父亲“皆有父风”。到了沈周,据王鏊《震泽集》记载:“一时名人皆折节纳交,自部使者郡县大夫皆见宾礼,缙绅东西行过吴及后学好事者,日造共庐而请焉。每黎明门未辟,而舟已塞乎其港矣,先生固喜客至,则相与宴笑、咏歌,出图书、器物,品题酬对,终日不厌闻。”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吴宽在《石田诗稿序》中也有类似描述。当时有名流如刘钰、李东阳、徐有贞、吴宽、王鏊、文林、祝颢、杨循吉、史鉴、薛宪章、周鼎,以及后辈俊秀文徵明、唐寅、祝允明、都穆、都良玉、李应祯等人时相过从。
    苏周刊:交游广泛,当然是有利于声名远播,那么门生多,而且优秀,也能发扬光大,更能传之永久。
    薛勇良:这就要说到“吴门画派”了。沈周开创的文人画,具有强烈的尚意风格,追求意趣的自然性,注重写意的绘画风格,所以沈周的画艺是明代画风有别于宫廷院画的一个分水岭。由于艺术风格高雅,学的人多,特别是文徵明、唐寅、仇英继之而发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流派,他们广学“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皆“兼综条贯,莫不揽其精微”。一时吴派画家人数之多,成就之巨,泱泱然一大阵营,使中明画坛骤立巨峰,影响所及,数百年而不衰。



来源:苏州日报

[ 本帖最后由 天籁 于 2010-9-1 11:4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14:02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