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22|回复: 0

[现、当代] 潘天寿先生的“四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2 16: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佚名
  



  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在艺术上主张“诗书画印”四者要有机结合,即提倡“四全”说,他自己正是这样实践的,且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堪称“四绝”。

  潘天寿先生书法得力于卜文、猎碣、莱子侯、大三公山、二爨、杨孟文以及黄石斋、倪鸿宝等,可谓真、草、隶、篆兼擅,书风峻拨峭利,线条有“折钗股”意趣,与之绘画相映成辉,潘先生留下的书法作品与绘画一样,同是艺苑中之瑰宝。


潘天寿 《幽香》 扇面

  潘天寿先生的绘画具有广博,高峻的大气象,有评者认为可以用“大、重、奇、工”四字概括,这是很有道理的,潘天寿先生的构图最见特色,也最见巧思,能“奇中能见其有奇,平中能见其不平”,寻常景物,被他撷入画中,立刻别有情趣,耐人寻味。如“记写雁荡山花”、“小龙湫下一角”,是山水是花卉?是山水也是花卉,难分彼此而又十分融洽、自然。潘先生爱画鹰,鹰多立一巨大危石之上,傲视凡俗,如画家艺术之写照,潘先生还画牛,巨大的画幅直逼观者,让观者似可闻到牛的沉重喘息声,折射出画家一辈子默默耕耘在艺术的土地上。


潘天寿 无边春色图 镜心


潘天寿 欲翔云外 立轴

  笔与墨构成了中国画的基调,应该说笔法、线条在潘先生作品中更占主导地位。黄宾虹先生曾称潘天寿笔力能扛鼎,但略少韵味,吴茀之先生认为这可能是指潘先生少用淡墨渲染之故。其实事物总有其两面性,个性强烈者表现尤为突出,几乎没有中间道路可走。正因为潘先生强调骨线,略少墨染成分,这正构成了他的艺术语言。另外,潘先生并非不擅用墨,试以他所画雄鹰为例,鹰的身体即见笔又见墨,尽显高超的笔墨技巧。再如墨荷,荷叶墨气淋漓,变化多端而又干净利落,高洁雅致,足见潘先生的墨法运用之自如了。


潘天寿 秋酣黄菊正芳菲 立轴


潘天寿 1944年作 幽谷听泉 立轴

  潘天寿先生绘画题材全面,不仅有花鸟、动物、人物、山水,还擅指画。纵观画史,指画达到高深之境界者二人而已,一是开创者、清代的高其佩,另一人正是潘天寿先生。指头因与毛笔性质不同,有种种局限性,如线条不能拉长、粗细变化不强、不能蓄较多墨汁等,然而这些“缺点”又正是指头画的优点,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审美体验,如断断续续的线条造成一种迟涩、混沌斑驳感,指头指甲等画出的感觉又正是毛笔所难体现的等等。潘先生经过努力,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手指、指甲、手掌等部位,并找到了皮纸这一绘画载体,加上他在毛笔画上的造诣,使他的指画达到了杰出的成就。


潘天寿 行书 立轴

  篆刻也是潘先生的强项,只是由于人的精力有限,他后来刻的很少,但从他目前留下的一些印章来看,即能说明他的水平。“潘大”一印构思巧妙,水字旁拟金文写法,下引后向右弯去,“大”字被压缩于一角,然而不见局促,盖因“水”部并不是孤立地仅为“番”字使用,它在中间一分为二,再加之“大”字本身笔画简单,一横画还向右伸展开去,整个印即不落窠臼而又见法度。另“止止室”也是一方佳作,圆转自如、流畅,并见刀意,功、性互见。

  潘先生擅诗文,有《潘天寿诗存》行世。潘先生还有大量的论艺文章,如《听天阁画谈随笔》、“论画残稿”等。他的许多画上题有长跋,文词隽永、清新可人,是谈艺高论,又是一篇绝妙的小品文,加上他的书法、钤印经营位置的苦心孤旨,使诗书画印四者成为有机的结合体,缺一而不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 07:1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