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14|回复: 0

[选刊] 胡耀邦的诗词(张成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 12: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郭沫若在鲁迅诗稿手迹出版时,曾于《序言》中称“鲁迅先生无心做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这话未必出自真心,但却属事实。仿此,我们可以说:“胡耀邦无心做诗人,晚岁所作,俱见衷心。”
  1988年8、9月间,闲赋在家逾一年半的胡耀邦,读了李锐的《龙胆紫集》,作古风一首,题为《赠李锐同志》:
  延水创伤甚,庐山复梦羞。犟劲终不悔,雕虫度春秋。
  狂歌妖雾扫,拨乱竟同俦。胸中浪潮涌,笔下蛟龙游。
  潇湘一冷月,青光耀斗牛。
  1917年4月出生的李锐,是只比胡耀邦小两岁的老干部。其诗集反映自1942年延安整风至80年代后期其个人曲折的遭遇,发人深省。
  老红军贺晋年曾任炮兵司令员,晚年弃武从文,习画为乐。胡耀邦为其夫妇赋七绝一首:
  伏枥年华黯却缨,拼将铁骨赋丹青。丹青洒处生梅竹,赚得清香满玉庭。
  1988年8月,胡耀邦书赠一首古风,答谢楚辞专家文怀沙赠予的对联:
  民望藏饥渴,
  公行胡滞留。
  该联乃集陆游五言诗两句而成。
  胡耀邦全诗是:
  骚作开心面,久仰先生名。去岁揆珠玉,始悟神交深。
  君自九嶷出,有如九嶷云。明知楚水阔,苦寻屈子魂。
  不谙燕塞险,卓立傲苍冥。闭户惊叶落,心悲秋草零。
  心悲不是畏天寒,寒极翻作艳阳春。艳阳之下种桃李,桃李芬芳春复春。
  哲人晓畅沧桑变,一番变化以翻新。如今桃李千千万,春蕾一绽更精神。
  文怀沙对此诗评价甚高,视之为胡耀邦的自我展示,并赞曰:“名垂青史的胡耀邦,即以这首必传之作,也定将名垂史诗!”
  文此人乃有争议的人物,其上述解读可作参考。
  1988年8月7日,曾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林萍,前往烟台看望正在当地休养的胡耀邦。胡耀邦向其赠诗一首:
  历下名士原无分,梁山好汉又同宗。年华意气输肝胆,美味佳肴数大葱。
    内战难逃鬼蛇罪,苹梢能辨东西风。此身只合蓬莱老,青松明月照苍穹。
  末尾署名:胡耀邦戊辰立秋后
  过了一个星期,他致老将军萧克诗一首:
  寂寞沙场百战身,青史盛留李广名。夜读将军罗霄曲,清香伴我到天明。
  署名后的日期是“八月十四日”。
  事缘萧克上将所著《浴血罗霄》一书,于当年8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萧克将书赠给胡耀邦,胡读后撰此诗致意。
  半个月后他同陈维仁谈话,赠诗一首,并共进晚餐。这首《题赠陈维仁同志》的内容如下:
  碧海秋昊又相逢,忽闻退作长寿翁。十载辛耘莫嗟少,栽得桃李到瀛蓬。
  署名后日期为“九月一日”。
  几天后,他在烟台宾馆的信纸上写词一首:
  戏赠于光远同志,调寄渔家傲
  科学真理真难求,你添醋来我加油,论战也带核弹头。核弹头,你算科学第几流?
  是非面前争自由,你骑马来我牵牛,酸甜苦涩任去留。任去留,浊酒一杯信天游。

  署名后是“九月五日草”。
  该词幽默含蓄,耐人寻味。
    【右图:江西共青城的胡耀邦墓地】
  仅仅过了5天,他在山东改完一首诗,题为《戏题养马岛---拟赠胡绩伟同志》:
  辇从秦皇下仓蓬,雷鸣电掣辘肠空。宝岛觅得幽憩处,岂料伯乐踵相踪。
  伯乐爱马不爱人,牧人一夜变衰翁。
  末尾写“九月十日改就”。
  他还为之加了注:
  九月八日曾到养马岛一游,人们传说养马岛是秦始皇东巡诗养马之处。八月,绩伟和秦川在此住了多天,故此戏作,并送绩伟同志。
  两天后,登泰山,赋诗一首:
  重登泰山
  重来仰止竟不同,车如流水马如龙。曾睹蹭梯叩玉阙,又添绳索捉飘风。
  倒提湍泉迎上客,裁剪翠色送归鸿。闻说天涯比邻友,明晨相聚观日峰。
  署名后是“戊辰。秋”。
  五天后在济南写赠谭启龙诗,前有题记:
  回京路过济南,拟访老战友谭启龙同志,始悉因病去沪治疗,怅然若失,书此相寄:
  年逾古稀能几逢?逆交难忘六十春。冤蒙A B 双脱险,战处南北俱幸存。
  牛棚寒暑相忆苦,开脱岁月倍感亲。遥祝康复更添寿,寿到雏声胜老声。
  署名后写道:“九月十七日写于济南九月二十六日书于北京”。
  1988年9月25日,作诗三首答兰州军区女作家姜安:
  一
  霜月皎皎到中庭,弱女浓妆理素琴。窗前嘎然一声响,料是孤鸿落寒汀。
  二
  世事匆匆各浮沉,风云叱咤多女婴。死神面前猶奋笔,君是巾帼罕见人。
  三
  沧桑变化寻常事,人间悲欢最牵魂。谁能偷得蟠桃果,怜取卿卿锦绣文。
  对于这几首诗的写作背景,沈宝祥教授根据姜安提供的资料,作了如下介绍:

  战争年代,因战事紧张而将刚出生的儿子送给刘世昌夫妇抚养,取名刘湖。中共建政后,世昌将刘湖送回北京耀邦家中。自此刘胡两家时相往还,亲如一家。姜安偶然得知此事,深受其中的美丽人情震撼。她在动过大手术脱离生命危险后不久,以病弱之身奋笔撰写纪实文学作品《两个父亲》,发表于1986年的《报告文学》和《人民文学》海外版,反响强烈。1988年春,姜安将自己这一佳作寄给胡耀邦,并征求意见。胡遂作诗为答。当天恰值农历戊辰年8月15日,即中秋佳节。(以上诗词及本事均引自《胡耀邦年谱长编》,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年,1850--1853页)
  龚定庵说得好:“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胡耀邦的诗词不论工拙,均属其为人的写照,也是时代的片鳞只爪之反映。值得我们细心领会。

【上图:胡耀邦赠李昭诗手迹:七律——家庭、战场、胜利(写给其妻李昭)
  一纸命令往北征,十万熊罴似潮涌。兴师已定云霄志,雪恨那堪儿女声。
  寄语虽嫌情意短,跨鞍顿觉马蹄轻。叮咛及时读新报,频频捷语亦消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5 11:55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