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93|回复: 0

陈迩冬诗词(舒 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 10: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舒 芜



       亡友桂林陈迩冬,诗人,人民文学出版社高级编辑,我的患难知交。他兼工新旧体诗,其旧体诗词在他逝世后十一年,即二○○二年,曾经结集为《十步廊韵语》,说是有出版机会,世兄陈殿要我作序。我不敢作,只写了一篇《陈方酬唱记事》交卷,略记我与亡友交游酬唱大概,顶多或可备附录。那次的机会不知道为什么终于落空。又过了四年,书名改换为《陈迩冬诗词》,才由澳门学人出版社于二○○六十一月作为《忏慧堂丛刻》第七种出版,直行宣纸线装,现在该算是精印了。该《丛刻》的体例一律无序无跋,我的文章也得免用,是很好的事。

       连日披览,大部分我都读过,也有少数未曾读过,似乎是《十步廊韵语》中所无的。通盘读来,颇有先前未曾有的一些感觉,试言其略。

       卷二有词一阕云——



                                          浣溪沙  登台城作



              故国神京宿草芊,雨花台上血痕丹,百年风雨抱江寒。

              秋正低回三尺水,我来平视六朝山,囱烟雄篆写晴天。

      

这是五十年代前期作品,迩冬以民主党派身份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活动,到南京登览所作。全首境界开阔雄劲,特别是“我来平视六朝山”句大为一时传诵。

    同卷又有二律云——



                       赠溥仪



              辛亥之秋君逊国,我生壬子不同天。

              神州率土争民主,魔道春心托杜鹃。

              薄坐同观三代玉,买餐各付四毛钱。

              京郊夜气凉如水,卧看星辰落槛前。



              冕旒卸却著囚裳,昨岁新更干部装。

              毕竟人民轻万乘,偶开玩笑戏前王。

              厌听两字呼皇上,原受一廛为国氓。

              佳话千秋曾目击,勒铭还待蜀东方。



诗末有很长的自注云:“余在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期间,与溥仪同宿舍,曾将所藏古玉请教,受益匪浅。时进餐每人先交四毛钱,一次溥仪付一元后便走。管理员急呼:‘皇上,皇上,找你钱。’溥仪大怒曰:‘谁是皇上?皇上能到社会主义学院来吗?’管理员连忙道歉。蜀人方镇华君将一古砚定名不做皇帝砚,嘱余作铭以赠溥仪。逸事堪传,诗以记之。”

    以上一词二诗,都是我先前就有印象的,现在合而观之,有个新印象,就是这一庄一谐,恰好表现了那是迩冬心情最舒畅的时期。

    但同卷又有这样一首五古——



                            除夕吟





              一九六四年,胜利连胜利。稻菽千重浪,丰收盈大地。

              大庆油田雄,石脂流不匮。医学造尖端,外科接断臂。

              希夏邦马峰,攀登非容易。蘑菇云上天,有了核武器。

              文化大革命,堂堂新京剧。五反与四清,清浊分泾渭。

              人民解放军,河山赖以卫。飞贼被击落,连打几U2。

              革命有武器,国家如磐砥。东风压西风,反修复反帝。

              不许侵越南,支援刚果利。灭敌人威风,长自己志气。

              朋友遍天下,四海多兄弟。明朝六五年,红旗更高举。

              何有此成就,党的领导对。毛泽东思想,无往而不利。

              煌煌四卷书,字字皆珍贵。明灯照我读,高唱迎新岁。



老实说,这可是道地的歌德诗,全篇标语口号连缀而成,难得罗列得这样完备齐全,当时国际国内实际情况完全相反,今天读起来真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如此不高明的东西何以出自迩冬之手。诗中已经歌颂文化大革命,那是后来被指斥为“假整风”的,而真正的史无前例的风暴一年后就到。其实,迩冬作此诗时,早已在机关内被拔过“白旗”,他显然已经预感不妙,才会精心结撰如此费工夫的诗,最后落实到自己在明灯下学习毛泽东思想,高唱迎新岁,这才是要害。

    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文革一开始,迩冬夫妇就因为谈论江青三十年代往事,作为现行反革命揪出来,迩冬被揪到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继续审查,夫人种惠琼大嫂继续归街道专案组。干校军宣队给迩冬的审查结论是:“现行反革命,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后来完全平反是很迟的事。于是,我们才在第三卷看见这样的诗——



                         绝句四首(其四)



                  任凭人唱蔡中郎,历史舞台我退场。

                  身后是非浑不管,已知正道是沧桑。



                         壬子春词(其四)

                 

                   也知唯物也参禅,也尽人为也信天。

                   无泪可挥无话说,鬓丝风过漾茶烟。



都是在咸宁时所作。这是我先前没有读过,或者滑眼看过去的。全集里面,这是最沉痛之音了。

    说是“历史舞台我退场”,其实也没有。待到完全平反之后,所作还是不少,甚至第四卷还有《八一颂》一律,可与《除夕吟》先后相映。直到第四卷差不多最末,才有了《七七初度得诗三首》,这是他的最后一个生日了,第一首的末联云:“弹议祖龙吾岂敢,高楼月色照缁衣。”鲁迅是“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迩冬不敢弹议祖龙,而承用鲁迅句,是不是也无写处呢?我不知道。

    掩卷不禁慨然,反正我们这一辈知识分子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将来的人可以把这些诗篇当作历史的镜子来照看吧。二○○七年一月二十九日,在北京。



                              (此文已在2007年4月13日上海《文汇报》副刊《笔会》发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2 17:3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