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35|回复: 0

[选刊] 音乐教育:寻找失落的“灵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0 09: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未知


内容摘要:全球化浪潮使得我国民族音乐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音乐文明能否顺利传承取决于当代人的努力。文章从社会历史、音乐体系、文化体制、文化传承方式四个方面剖析了民族音乐教育问题的形成原因,并从当前社会历史现状、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 键 词:民族音乐教育 问题 形成原因 对策  
  
当前,全球化浪潮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全球。伴随着全球化的热浪,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国乐将会面临可能被西方音乐彻底吞噬的危险。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音乐文明将可能消失于世界之林。这绝非危言耸听!  
回顾一下上个世纪以来民族音乐兴衰的历史轨迹,也许会让我们认识得更加清晰。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处于满目疮痍、文化衰落以及半殖民地状态,学堂乐歌的兴起,为中国的新音乐运动开辟了道路,西方音乐在中华大地上迅速传播,五四运动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猛烈批判,民族音乐发展开始受到方方面面的挑战,甚至出现了以西方音乐取代中国民族音乐的论调,以肖友梅为首的“以西代中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建国以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普遍采用西洋记谱法进行教学,一方面也许促进了国民音乐素质的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西洋记谱法在表现中国音乐方面的局限性,因而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民族音乐的衰落。  
德国一位音乐人类学家曾经说过:“音色是中国音乐的灵魂。”而中国音色的丢失直接导致了中国音乐日渐西化,并从而加剧了民族音乐的衰落。在民族音乐传播过程中,“中国灵魂”是怎样丢失的呢?  
第一,从技术层面看,西方音乐体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不依赖于方言、地域的文化传播系统,而我国民族音乐传播则受到方言、地域的限制,尚未建立起自己的音乐传播系统;沿袭西方音乐体制又使得“中国灵魂”丢失,因而造成民族音乐传播不畅。  
近代以来西方音乐理论观念、记谱法等在国内迅速传播。一方面,西方音乐知识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国民音乐素养的提高,使得众多的国民获得了基本的音乐知识,有的甚至掌握了较高的音乐技能;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由于西方音乐是以五线谱或简谱进行记谱,以十二平均律为律学基础,而我国的传统音乐律制则比较复杂,如古琴兼用了三分损益法和自然三度音系生律法。民族音乐学家王耀华先生认为:“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与乐器、乐律、乐调之间的紧密联系应当与中国文化的整体观念相关。”由此可见,简单地采用十二平均律不但从文化上抹杀中国音乐的个性,而且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国音乐特质的大量消失,尤其表现在中国音乐中特有的“音色”上。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再加上各地方言构成了民族音乐丰富多彩的音色基础,而现有的西方音乐记谱法无法准确地加以记载并反映出来,如中国民歌、戏曲中强调的声腔、韵味等。因此,民族音乐普遍采用五线或简谱记谱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扼杀了中国音乐的灵魂,广大音乐工作者及音乐爱好者无法从呆板记谱法中领略到中国音乐的韵味,因而给读者(听者)造成了中国音乐索然无味,甚至有些落后的假象。  
第二,从社会历史角度看,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大举入侵,凭借着其经济、科技、军事力量,西方文化几乎占据了中国精英阶层的思想阵地,我国传统文化倍受冷落,民族音乐发展举步维艰,日渐衰微。  
西方世界自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国力日趋强大,其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迅速扩大,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强势背景下,其文化观念也随之辐射到世界各地。我国自“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这种状况的一种反应。五四运动以来,西方文化大举入侵,凭借着其经济、科技、军事力量,西方文化几乎占据了中国精英阶层的思想阵地,而中华传统文化则因国力衰微缺乏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的支撑而受到了国人的批判和否定。五四运动强调科学、民主、个性解放等是值得近代思想史大书特书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有些观念对我国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元化先生认为:“我们在回顾20世纪文化思潮发生巨大作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今天已经到了可以对它们做出清醒的再认识、再估价的时候了。”王元化先生还认为有四种观念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庸俗进化论(这种观点断言凡是新的必定胜过旧的);二是激进主义;三是功利主义;四是意图论理(即在认识论上先确定拥护什么和反对什么的立场)。这四种观点对于中国音乐、音乐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特别是以新否旧,推陈出新,已把传统音乐挤到了边缘或判以“死刑”,本土音乐知识话语已成为边缘。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新音乐”而放弃“旧音乐”,我们不能够在没有知道什么是“旧”,就想创“新”,或者将“新”与“旧”相对立。文化最首要的是复制,正如儿童出生后首先是复制他或她的母语,然后才能创造。因此,对民族音乐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眼光来看,盲目地将民族音乐定为“落后的”“老古董”,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偏见。  
第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来讲究口传心授,然而近代以来随着西洋记谱法的引入,人们变得过于依赖书面符号,忽视了口头传承,这也是造成中国民族音乐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文提到西洋记谱法在记录表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造成了中国音乐“灵魂”的丢失,因此,使得五线谱(或简谱)表达出的民族音乐应有的神韵、气质等大打折扣,难以打动人、感染人,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疏远了民族音乐。再加上长期以来传统音乐教师师资十分缺乏,高校音乐教育又不太重视传统音乐的教学,传统音乐难以做到口传心授,传播民族音乐缺少必备的传承条件。  
第四,文化体制方面的原因。建国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专业的文化艺术团体创新意识不够,活力不强,再加上缺乏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有些文艺工作者长期脱离群众,比较浮躁,轻视民族民间音乐以及民间艺人。追求所谓的“洋时尚”,以写交响曲、学洋唱法、学洋乐器等为时尚,客观上造成了民族音乐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从而最终造成了民族音乐的衰落。  
面对着扑面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国乐将何去何从,弘扬民族音乐是否有必要?如果有必要我们又将该怎样做?还是让我们放眼世界,去寻找答案吧,如今世界文明多样性早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所谓的“西方文明轴心论”其实包藏着西方霸权主义思想,因此理所当然受到世界人民的反对。近年来,世界各国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都十分注意发展自己的音乐文化。例如,印度在引进西洋乐器小提琴时并没有采用西方小提琴的一套演奏技巧和十二平均律律学体制,而是采用印度自己的二十二律为律学基础。因此小提琴在印度看来已完全不是西洋乐器,倒更像是自己的民族乐器。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要重振国乐又将何去何从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第一,倡导用音乐人类学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克服文化自卑感、厌倦感,改变对民族音乐的态度,民族音乐并不落后。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各民族音乐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并不存在优劣之分。正是因为有了世界各民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才构成了当今这个多姿多彩的人类世界。如果以一种音乐文化排斥世界上其他音乐文化,那世界将是单调的、苍白的,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华民族在20世界上半叶政治、经济、军事上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控制,文化上一度受到打压,造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很多国民心中产生了文化自卑感,如一些“言必称他国”“崇洋媚外”“以西代中”等就是一种现实的反映。20世纪后半叶,随着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四小龙”的出现,中国综合国力的日渐提高,使得世界不得不重新看待东方儒学。东方儒学的兴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复苏;同时也反映了东方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文明是很优秀的,面对西方世界,我们绝不应该自卑。  
第二,以生活为师,重视口头传承,确保民族音乐的原貌,以增强民族音乐的感召力。  
近年来我国音乐文化的教育主要依靠书面传承,而现有的五线谱和简谱不能有效地记录和反映民族音乐的精髓,容易造成中国音乐特色的丢失。而这种丢失了中国特有音色的书面乐谱,经过视唱再转化为声音后的作品,艺术感染力会大打折扣,很难打动人,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现代人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客观上使人疏远民族音乐。相比之下,如果我们以生活为师,重视口传心授,虚心向民间艺人学习,向自己长辈学习,我们就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因为民间艺人、民歌手、自己的长辈受西方音乐文化冲击较小,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更多地看到民族音乐是保存得如此完好。不久前,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我们有幸看到了“原生态”歌手的演唱。从这些歌手的演唱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从全国听众对原生态歌手的巨大兴趣以及高支持率来看,保持了原貌的民族音乐确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  
第三,改进高等师范音乐课程的设置,将民族音乐作为每个音乐学系学生的必修科目,同时应重视在职音乐教师民乐素养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善音乐教师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一些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学生的民族素养确实令人汗颜,有些学生本科毕业后竟然连一首原汁原味的民族乐曲都唱不了。在职音乐教师中这种情况也很普遍。应该知道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根”,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民族音乐将可能被西洋音乐取代,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将可能失去世界音乐之林的话语权。因此,只有解决好目前的师资问题,我们才能把“根”留住。  
第四,增强爱国意识,应该刚性规定每个学段学生必须会唱(奏)一定数量的地道民歌(乐),让传统音乐文化真正融进每个学生的血脉,从而使每个学生真正拥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DNA,怀着自信,唱着“国乐”走向世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信息化的潮流中,我们怎样才能不被纷繁的世界所迷惑?怎样赢得别人的尊重?答案是:坚定信念,坚持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宣传自己。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特色,就等于失掉了自我,失掉了自我的人充其量不过是别人可有可无的附庸。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拥有自己的民族音乐特色,才能在世界音乐之林获得一席之地;反之,我们永远是西洋音乐的奴仆。因此,我们只有坚持本民族特色,才能拥有真正的自信,才有可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在欧美音乐体系面前,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你会成为他们的老师,失去自己的特色,则只能当个小学生。这里,笔者强烈建议——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应刚性规定每个学段学生必须会唱(奏)一定数量的民歌(乐),让传统音乐文化真正融进每个学生的血脉。  
第五,以古琴为突破口,高度关注民族音乐中装饰音的问题,加快民族音乐传承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体制。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音乐传承体制,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面临巨大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日之功。但是,我们可以以古琴这件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为突破口。古琴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其音色变化丰富。南师大博导管建华教授认为,将该乐器作为民族音乐普及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意义重大。这里笔者想进一步提出:应将古琴的音色变化纳入民族记谱法研究的范畴,如果能解决好古琴音色变化的记谱问题,那么其他民族音乐的记谱必将迎刃而解。我们应该高度关注民族音乐中装饰音的问题。装饰音在西洋音乐中如果被忽略,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并无多大影响,但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如果装饰音被忽略的话,对音乐形象塑造的负面影响将是致命的。因此,笔者认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形象音乐传承体系应该以古琴为突破口,高度关注中国音乐中特有的装饰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中国音乐的灵魂。  
第六,寻找合适的传播平台,构建民族音乐传播的有效氛围,在感知和实践中实现民族音乐的高效传承。  
我们必须承认普通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知是非常贫乏的,普通国民耳中听到的音乐绝大多数是流行音乐,或是西洋音乐,原生态民族音乐少之又少。因此,笔者认为,应从校园文化的构建入手,充分开展校本音乐课程的挖掘研究,放手发动师生将自己身边会唱民歌、奏民乐的人组织起来,向他们学习,通过学校与社会互动的方式,为民族音乐的传播创造良好氛围。通过让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走进校园,传道授业,使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并进行实践,从而实现民族音乐的高效传承。  
总之,民族音乐的兴衰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民的态度及努力程度密切相关。作为一个音乐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根”留住。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2]王元化.清园近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王光祈.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4]刘宗贤,蔡德贵.当代东方儒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管建华.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 21:0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