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17|回复: 0

[选刊] 毛泽东:重庆谈判与《沁园春·雪》(张亦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8 16: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亦民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江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开篇就给人一种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词,是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书赠柳亚子的一篇旧作。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县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曾任孙中山的秘书长,清末文学团体“南社”盟主,有诗坛泰斗之誉。1926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二中全会,在会议席上与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的毛泽东相识,又因在共同反对蒋介石的“整理党务案”相知。时隔19年后,故友相聚,宿敌相逢,意义极不寻常。毛泽东的重庆之旅,其成果不仅反映在国共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更表现在留下一首具有神奇魅力的《沁园春·雪》词,引发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一场文坛上的政治大战,赢得了国统区人民对毛泽东和共产党的崇高声望。正是“主席弘词一首,抵过百万大军;大军征服敌人,弘词赢得民心。”



(一)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内外形势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斗争。

蒋介石为了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于1945年8月14日至23日,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亲赴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谁都清楚,这是国民党蒋介石设计的“鸿门宴”,党内外一些同志从安全计,劝说毛泽东不要亲自去。毛泽东为了不被蒋介石利用战后民心思和的愿望,揭露其假和平、真备战的真相,告诫党内同志说:“蒋介石的主观愿望是要坚持独栽和消灭共产党,但是要实现他的愿望,客观上有很多困难。这样,使他不能不讲讲现实主义。人家讲现实主义,我们也讲现实主义。人家讲现实主义来邀请,我们讲现实主义去谈判。”于是,毛蒋之间经过一番空中电报战后,突然决定“将计就计”,以促成“假戏真演”。如能弄假成真,化干戈为玉帛,这是全国人民之福,如果是一场骗局,就可以上全国人民当观众,看清真假和平、辩明是非真相,也不枉是一次有价值之旅。

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在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飞抵重庆。长期以来,由于国民党大肄宣传共产党是“共产共妻”、“杀人放火”的“赤匪”“魔鬼”,毛泽东作为党首自然是令人咀咒的“匪首”和“魔王”。如今,既然蒋委员长对毛泽东以优礼相待,那么,大后方的群众百姓就更加刮目相看。所以,从毛泽东踏上山城那一刻起,重庆各界人士对毛泽东的大智大勇,不避艰险,深入虎穴,与宿敌对弈而肃然起敬。顿时成了国统区人民群众的议论焦点,乃至9月1日傍晚,出席中苏文化协会酒会,在黄娅口一带出现人山人海争看毛泽东的热烈情景。

28日晚,蒋介石在其山洞官邸举行欢宴。毛蒋首次会晤,“气氛十分轻松愉快”,当晚还留宿山洞官邸的“林园”。第二天,因国民党本来就认为毛泽东不会来,对谈判毫无准备,就逢场作戏,以毛氏“路途劳顿”之名,在“林园”休息。上午,国民党代表看望毛泽东,并就谈判问题交换意见。下午,蒋氏晤谈,说国民党方面不先提具体方案是“政府对谈判并无一定成见,愿听取中共方面一切意见”等等,在语言上反映出足够宽容的大度姿态。毛泽东见状,接过蒋介石的话头说“中共希望通过这次谈判,使内战真正结束,永久和平能够实现”。毛的话未完,蒋咕哝一句:“中国没有内战”嘛!这位委员长的话音一出,众皆愕然,谁也不信“中国没有内战”的谬论。毛泽东立即意识到,蒋氏之所以这样说,是要把谈判成为“招安”的把戏。按照蒋的逻辑,过去的“围剿”与反“围剿”都不能称为内战,仅仅是他一贯的“剿匪”、“安邦”而已。毛泽东对大是大非问题十分敏感,毫不相让,并当即驳斥说。“要说中国没有内战,那是欺骗人的,谁也不会相信”,并列举了内战没有断过的事实。蒋介石见状不妙,只好尴尬地转移话题。

毛蒋首次会晤,就是一次短兵相接的交锋,无疑给刚揭幕的谈判罩上一层阴影。毛泽东看到了蒋介石的假戏开始就露出了破绽,其顽固态度丝毫未变;蒋介石也立即明白,要在谈判桌上使毛泽东就范,也如同战场上一样,困难重重。

毛泽东到重庆后,为了有一个活动场所,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特意把他自己在市区上清寺的公馆“桂园”腾出来,让给毛泽东会见中外人士的地方。8月30日,毛泽东转移到“桂园”住所。

要指出的是,毛泽东在“桂园”接待的第一位客人就是柳亚子。他们在广州相识时,毛泽东在负责编辑的《政治周报》,并经常自撰文章,发表激进言论而备受人们关注,可谓是国共合作时期的一支笔。所以,柳老对毛泽东的言论观点,赞尝有加,早已铭记心头。这次见到毛泽东就兴奋地流出了热泪,并在促膝畅谈中即兴咏叹题为《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岩呈毛泽东》诗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雪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这首诗,既表达了老朋友相逢时的炽热感情,也代表了一部分坚持孙中山革命遗志的国民党左派人士的政治态度。当柳老将此诗赠送毛泽东时,并特别提出”索润之长征诗“的要求。于是有九月六日,毛泽东偕周恩东、王若飞回访柳亚子沙坪坝寓所,将旧作《沁园春·雪》回赠柳老之事,进而引发了一场词坛上的政治斗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柳老向毛泽东索要的是长征诗词,而毛回赠的却是一首长征后的一首旧作。

柳向毛索要长征诗词好理解,因为长征这起伟大的壮举,已经载入中国革命史册。今天也是震撼世界的大事。1999年新千年到来之前,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专门组织一个班子,编写1000-2000年间,全球发生过最有影响的100件事和100个人的《人类一千年》画册。就将毛泽东分别以历史人物和红军长征的事件列入该画册,还引用了毛泽东“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语录。这也说明了当年柳亚子向毛泽东索要长征诗的意义和价值是无穷的。

柳老那首呈毛泽东的诗是会见时即兴赋就的(也有说是有备带去的),其实毛泽东也有即兴作诗的深厚功力。长征路上,经过湘江之战向贵州进发途中,一次红军在寺庙旁休息时,出来一位有学问的老道,张闻天、博古和他聊天,就谈起楹联对句。张博让他出句试对。老道随口而出:“天当棋盘星作子,谁来对弈”。张博虽然是马列主义理论家,但并非诗词方面特长,两人面面相觑,一时对不上来。正说着,毛泽东方便回来,就转告于毛。毛沉思片刻,随口而吟:“地作琵琶路为弦,我来弹琴”。大家听后,同声赞好,不仅对仗工整,遣词造句生动、贴切,而且寓意深刻,特别是“我来弹琴”之句,颇有共产党人“指点江山”的气魄和风格。

毛泽东在戎马倥偬之间吟过许多诗,填过不少词,且有即席咏叹的才干,为什么不在当时赋诗或从长征归作回赠柳老?这只能从《沁园春·雪》这首词的内容本身,以及作词的背景和赠词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背景中去寻找答案。



(二)



《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队东征,在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休整,准备东渡黄河前夕,恰逢一场大雪,毛泽东就利用自然景观,借物言志,用艺术形象来反映中国政治形势,抒发共产党人东征抗日之情怀的一首绝顶之作。

过去,都说这首词“上半阕写景、下半阕抒情”。这固然没有错,但没有从景中含情、情景相融的深处去解读。于是有的说上半阕是毛泽东写他生来爱雪的赞歌,下半阕是他对历史人物的批判等等。其实,这是单纯地限于字面上的解说,并不符合毛泽东作词、赠词的本意,反而成为被曲解的依据,说什么“狂妄”、“帝王思想”等等。所以毛泽东针对不同的解读,特地作了题注:“雪:反对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无产阶级”。

毛泽东的诗词,实际上是当代政治思想的诗化表现,都是结合革命进程来抒情言志的;将理想与现实、形象与意境统一于诗词之中,而不是吟风弄月,舞文弄墨,以附庸风雅。因此,要把毛泽东的诗词作为无产阶级用来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武器来解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固然是对当时北国自然景观的描绘,但这里的“风光”更隐指当时北国大地正遭受着“三座大山”、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的政治形势。众所周知,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北后,进一步张开血盘大口,妄图“毒蛇吞象”亡我整个中华。接着就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内蒙独立”、“华北自治”等事件。面对日本侵略,国内出现两种不同态度,一是以共产党为代表,包括国民党左派、爱国将领和爱国民主人士,对日本侵略表示坚决抵抗,于是有“淞沪抗战”、“长城抗战”“一二九学生运动”和红军东征抗日等等一系列爱国救亡运动。另一种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妥协势力。蒋介石虽然在九一八事变前夕就认为“中日难免一战”,但又认为“中国没有能力对抗日本”,不具备对日作战条件,于是采取“不抵抗”政策,并在1934年的一次讲话中还提出了有名的“三日亡国论”,因而在日本步步逼进的情况下,表现出步步退让妥协。所以,不能把词中的雪理解为赞美咏叹的对象,而是华北人民正在遭受“三座大山”压迫和灾难的象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江上下,顿失滔滔”。登高望远,看长城内外,在严寒冰雪的覆盖下,只是白茫茫一片大地;黄河上下游的滚滚流水结为冰雪,顿时失去滔滔水势。此一自然景观隐含的政治情势,正是受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使原先一度出现过抗战的大好形势,也如大江上下,顿失滔滔的水势一样,看不到抗战前途,令人一片茫然,忧心仲仲。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气势,蜿延曲折,积雪的群山如银白色的银蛇在舞动;高低起伏的秦晋高原,如同蜡象般地在奔跑。群山如‘蛇舞’,高原同“象驰”,形成了欲与天公比高低的生动形象。这一景观恰如中共为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组成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如同银蛇、大象,在秦晋高原,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准备与日本侵略者决一高低的景象一样,是借大地景物来塑造红军东征行动本身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作者想象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的表现。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是雪后晴天象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的艳丽景色。也是隐指抗战胜利后就象雪后晴天那样,祖国的江山将变得更加壮丽,更加宏伟和多姿可爱。

下阕,从“江山如此多娇”的景物开始,引领起对历史人物的评述,最后是全词的高峰,令人神往的结语。这是词的主题思想和核心内容。旨在讴歌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无产阶级。无论写景也好,抒情也罢,上下词八句,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祖国的美好河山,吸引了无数英雄人物对她的崇敬、倾倒,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为之奋斗、创业和献身,并涌现出许多风流人物,诸如秦如皇的全国统一大业;汉武帝抵抗匈奴的侵扰;唐太宗消灭割据,整顿内政,形成“贞观之治”;宋太祖削平藩镇,实行中央集权,结束五代纷争等等,都成了显赫一时的英雄豪杰。然而,他们又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不是现代要求的风流人物,于是有下句的评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作者在上句用“竞折腰”来肯定封建帝王对历史贡献的同时,又明确批判他们是封建时代、代表着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统治的实质只能是对劳动人民的压迫与剥削,只能是对封建制度的维护和巩固。于是在“惜”字之后用了“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的词语,指出其重武不能文的缺陷与不足。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作者进一步指出这位统一蒙古族的领袖,并曾震撼亚欧大陆的英雄,也不过是只懂得弯弓射雕的、只讲武功而不善文治的赳赳武夫。

须知,下阕四句,不论是肯定还是批判,都是为了衬托最后句“今朝”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风流人物”。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与“看今朝”,笔力雄健地分离了两种不同时代与不同的历史,即帝王将相的剥削阶级历史,还是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主宰世界的历史。“俱往矣”自然也包括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政权在内,难怪他看到此词后立即触动了神经。这里,作者清楚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用艺术的语言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并告诉读者,只有今天的风流人物才能使多娇的江山更加美好。同时,也是对新一代人表示了更多的期许,希望能成为既有文采,又擅武功、文武兼备、全面发展的新人。

解读到此,对毛泽东为什么将这首并非长征诗词的旧作相赠?可以作个大致分析:1、从内容看,这首词本身是长征胜利的产物,与柳老索要长征诗并不矛盾,其意义比单纯赋长征的归作更具高度与深度,这是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气概,把长征胜利作为改变中国历史转折点的意义上提出来的。2、从创作背景看,长征胜利后面临的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处理问题,经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论断是正确的;从赠送背景看,旨在表达在未来的两种命运、前途抉择中,仍将继续证明“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判断正确性。3、用艺术方式对国统区进行政治宣传,让人民认清形势和方向,既是对反共派的挑战,也是一种政治震慑。充分表现无产阶级事业必胜的自信心。

“诗言志、词抒情”,毛泽东就是怀着《沁园春》词那样,站在历史制高点上,高屋建瓴,气势磅薄的豪迈气概,赴重庆同蒋介石的谈判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9 10:07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