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81|回复: 0

[选刊] 没有灵魂的文化轻飘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30 15: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采写 本报记者 曹静



    文化,一个既火热又沉重的话题。

    在喧闹的幻象背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能够浸润人的灵魂、打磨人的气质、影响人的行为的文化,正在慢慢地萎顿、凋敝。没有灵魂的文化轻飘飘。

正因为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才那么恳切地说:“我们迫切需要对中国精神意识库存加以清理,从而消减中国文化中的自卑主义,排除自我虚无的文化幻象,建立新世纪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文化一下子“变脸”了】

解放周末:您在报纸上开设文化专栏,专栏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对当前文化现象提出的批评。对现在的文化状况,您似乎是有话要说,不吐不快。

王岳川:确实是不吐不快。因为现在的文化乱象实在是太多了:插科打诨、文化含金量很低的娱乐节目占据屏幕,文化类节目却一个个被淘汰出局;大众媒体上看不到文化,相反,充斥着娱乐报道,明星们成了大众饭前饭后的谈资,追星追出了人命;选秀活动一浪高过一浪,“秀”变成了一种时尚,无知可以秀,恶搞可以秀,丑闻也可以秀……

解放周末: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王岳川:是的,最近几年来,文化正在快速地表面化、娱乐化、庸俗化,人们推崇当下的消费、娱乐和身体,相反,高雅文化变得不值得欣赏了,非急功近利的、不能吸引眼球的东西都变得没有价值了。快餐文化成了今天的主流,浓缩思想的陈年老窖被一桶桶扎啤所取代。大众文化影响全球,英国的绅士传统、中国的文人雅趣都落伍了,成了似乎活该过时的老古董。

解放周末:过去人们以深刻为荣,现在却开始追逐“浅”,刻意地对社会进行肤浅的理解。刺激感取代充实感,快感取代幸福感,我们的文化开始变得轻飘飘,无根可依,无所适从。

王岳川:是的。文化好像一下子“变脸”了,露出了庸俗的、功利性的面孔。醒世的、启蒙的、优雅的文化和艺术,现在变成滑稽、捣蛋的娱乐戏说,这不是自毁文化长城是什么?传统文化加速度地消失,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取代,不能不说当前中国面临着文化失根的危险。   

解放周末:文化的断裂乃至失根,是否是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发展的结果?

王岳川:正像有的学者所说:中国经济的崛起还没有带来文化的复兴,也没有造就一种新的文化。相反,传统文化正在加速度地消失,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所取代,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失去文化传统的文明。这是值得思想文化界和文化部门严重关注的文化颓败症候,这种状况同一个文化大国的崛起非常不协调。



【都是“后现代”惹的祸?】

解放周末:有人说,现在的文化乱象代表了后现代都市文化的特征。因为我们进入到后现代社会中,原有的价值观被打破了,一切都变得不确定、模糊了,似乎什么都对,什么都可以,所以才有这么多混乱的、让人看不懂的文化现象出现。您怎么看?

王岳川:说到后现代主义,那是对现代性的反拨。人类有一个顽固的想法,就是传统正在成为过时的晚装。所以,你看当前世界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不是以大英帝国、大中华或者古罗马、古希腊的趣味为标准的,许多古老的审美趣味都成了历史。

解放周末:您是研究后现代主义的专家。在您看来,后现代主义是不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呢? 

王岳川:在当代史中,后现代主义曾经发挥了很多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它有一个根本的优点是:质疑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如果没有后现代主义的反权威主义、反中心主义,那么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等都很难得到话语权。

但是后现代主义也是双刃剑,一方面迫使西方中心主义承认东方价值,但一方面也通过强大的媒体帝国,把西方的价值观、生活观输入到了中国的神经末梢,侵害了中国民间社会中的纯朴感,侵害了大众生活中的丰富感。

解放周末:我记得张艺谋的那部《我的父亲母亲》,在偏僻的中国农村,人们睡的还是土炕,可炕头上挂的却是《泰坦尼克号》的海报。这似乎是一个象征,象征西方的现代文明对中国影响的巨大。

王岳川:是的。西方文化深入中国腹地,中国的神经末梢都感受到了。但是,有没有人想过,什么是真正的西方文化?这种西方中心主义文化对人类的未来究竟功过如何?

解放周末: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王岳川:在我看来,对东方而言呈现出5个西方形象:古希腊的西方,标志是民主、自由精神;罗马的西方,其标志法律;文艺复兴的西方,讲人、人性;现代性的西方,理性和个体意志;后现代性的西方,媒体和肉体和消费。如果要全面了解西方,中国人应该面对5个“西方”。但是现在中国人不知古希腊的传统,也不知罗马的传统,也不知道文艺复兴的传统,相反,过度地吸收了现、当代的西方文化,欲望、本能甚至身体消费甚嚣尘上。

解放周末: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接受西方时,我们忽略了很多优秀的西方文明传统?

王岳川:对。现在这种文化的痛苦和焦虑,看起来是中西冲突,其实从更广的范围内来说,是古今冲突,表象为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古今冲突问题。



【文化失败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

解放周末:回想起来,自从跨入近代的门槛,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大炮打开后,中国文化似乎就一直处于一种弱势地位,面对西方文化,中国人往往有一种很微妙的心态。

王岳川:对,我把它称为“文化失败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失败主义”,是我们一遭遇到西方的任何方面都觉得失败和低人一等,尤其是拿中国的哲学和西方哲学一比,有人感到全都是失败情结——先秦比不过古希腊,近代中国比不过文艺复兴,当代中国比不过西方后现代……。

解放周末: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哲学不过就是几个“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内容也非常简单。

王岳川:从学术研究来说,我国学界把西方的大师、中师、小师,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师”,都吃得很透,这方面的硕士、博士论文都很多。但很少有人人研究过中国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国哲学家。一味把西方说得很高,就成了一种文化虚无主义,导致现在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独独中国却不讨论自己,一谈自己就被攻击为“民族主义者”。

解放周末:这顶大帽子从何谈起?

王岳川:是啊,中国人在种族上永远不可能成为高鼻子、蓝眼睛,我们永远都有民族的身份和立场。中华民族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应当拿出必要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来。可目前不管是图书翻译、影视制作,还是语言教学等方面,文化失败主义问题都非常突出。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整个20世纪西方译介的中国图书只有1000多册,但是中国翻译的西方著作数量却高达100000册,相差100倍;我们翻译的西方著作品种多不胜数,而输出西方的中国文化的品种却少得可怜,中西文化对话阵营极不成比例,出现了惊人的“文化赤字”。

解放周末: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竟然出现了“文化赤字”。

王岳川:是的。法国当代思想家布尔迪厄有一个“文化资本理论”。他将整个社会资本分成三个资本域,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象征资本是国家形象的辨认方式,建立在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之上。经济资本可以用GDP来量化,今天,中国经济资本的发展势头毋庸置疑。但是,“文化赤字”频频出现,“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的匮乏实在不能乐观。西方人看中国,看到了经济总量GDP的增加、人均住房面积的增加,武器军力的增加,却不清楚中国的文化内涵究竟是是什么。这就导致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中国分裂论”、“中国崩溃论”频频出现,可以说,文化软实力的问题已经关系到国家安全。

解放周末:文化应该提高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层面来谈。

王岳川:在我看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形象,决定这个国家是否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成为一个真实的形象的是文化,文化形象最终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尊严。没有文化,仅仅靠科技和经济的数字是不能说服人的,而且后果也是危险的。

   

【美国文化能否“化”全球】

解放周末: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中,还有这样一种观点——不少人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也意味着沉重,意味着包袱和束缚。反观美国,短短200多年历史,形成了最有活力的文化和最有效率的行为方式,因此成了最先进的文化。事实似乎也证明,美国式的思想、生活方式正在影响全球,甚至成为全球仿效的模板。对此,您怎么看?

王岳川:美国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如果把美国的经济、政治,科技等,说是全球的表率,我认为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美国的文化是不是全球的表率? NO, 肯定要说不。

解放周末:为什么?这是否牵涉到美国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的问题?

王岳川:美国文化我总结为“三片”文化。一个是“大片”,大投入、大制作、视觉冲击、明星轰炸的好莱坞大片,在不遗余力地向全球推广其帝国意识形态和日常生活法则;第二是“薯片”,洋快餐风靡全球,在中国,土产的包子、油条、稀饭打得落花流水,通过吃文化塑造了一代代东方儿童的美国梦;第三是芯片,它的windows系统几乎统治了全球所有个人用户的操作系统。美国的文化控制和文化传播,从饮食文化,到视觉文化,到办公文化,从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解放周末:辐射力很强。

王岳川:对。美国很早就从第三产业中尝到了甜头,因此大力发展以传媒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三片”齐下,其他国家包括欧洲文化就此“失声”。

解放周末:与此同时,以真、善、美为象征的文化,也开始蜕变成以享乐为主的消费文化、时尚文化。

王岳川:经济发达了,吃得好了,过得舒服了,自然开始讲究消费,逐渐形成了消费潮,形成了享乐主义。享乐主义的口号,是给人带来快乐的生活。可事实怎样?在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这种“我消费故我在”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引导下的50多年时间里,反而形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三个1%。一个是自杀率1%;第二是艾滋病得病率1%;第三是精神分裂得病率1%。数字已经说明:美国所倡导的这种西化现代生活方式,并不能使得全球人们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解放周末:我们应该看到“三片”之外的真实的美国。

王岳川:事实是令人警醒的。全球化不可挡,但全球化并不是所有都“化”。人们应该意识到,“全球化”是谁在化?在化谁?怎样化?化后怎样?我坚持认为:文化不可能全球化,单一西方化不可能拯救世界,尤其是美国这样一个文化失根、缺根的国家,如果成为全球文化的标本,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应该认识到东方文化的价值,东方文化中的很多资源,像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像孔子的“仁者爱人”,都应该成为国际的新准则,进入到核心价值体系中,我相信经过中国学者重新整合的中国轴心时代思想,也会在人类对将来发挥不可取代的价值作用。

【在共识性的国际框架内找到民族文化】

解放周末:几年以前,您出版过一本专著《发现东方》。这个书名是否是您对西方文化进行了一番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王岳川:上世纪30年代,宗白华说过一句话,大意是,风雨如磐的神州就像一座坟墓一样,必须开窗让西方的欧风美雨吹进来,使我们文明僵化的程度减低。到了上个世纪末他又说:我们应该开门,让中华民族经过一个世纪西学的碰撞整合后的新文明走出国门。这提醒我们,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可能到了从鲁迅的“拿来主义”走向新世纪中国文化的“输出主义”的重大转折时期了。

解放周末:是否可以说,文化究竟是“拿来”,还是“输出”,这是时代、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王岳川:对。近30年来,中国从20世纪70、80年代的“政治中国”走向了90年代的“经济中国”。进入21世纪,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中国应该逐步走向“文化中国形象”的时代,即注重在国际事务中展示东方文化的独特思维方式,将文化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进而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因此,当代中国应该下大力气抓文化资本的积累和创新,以经济崛起和文化创新的双翼共同提升中国形象。

解放周末:当务之急是,中国要走出“失声”的困境,在国际上发出中国文化的声音。

王岳川:我觉得要化大力气,对中国文化资本进行梳理、整合,进行有目的地宣传。我曾经提出过文化输出的三大战役,系统地向海外输出三百本从先秦到当代的著作;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拍摄反映中国文化精华的上百部纪录片;继续开设对外语言文化教学学校,大面积推广中国文化。过去我们对外翻译、出版的有《中国概况》、《中国民居》、《中国经济》等等,但效果不好。你说古希腊,人们知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要具体地说希腊的城邦、建筑,说不清楚。说文艺复兴,达芬奇、莎士比亚,人们记住的是代表性人物,至于理论、流派,不知道。所以说,人格魅力是很重要的。文化输出,首先要推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

解放周末:有人说,中国并不缺乏自己的文化大使:姚明、巩俐、章子怡……章子怡在国际上的作用甚至比孔子还大。您怎么看?

王岳川:姚明、章子怡们有他们的影响力。他们穿梭在西方世界,用璀璨的笑容和青春的风貌向西方表明中国的交流愿望。但是,章子怡和姚明只是像迎宾员,只是把人家请进去,最后吃的菜还是有家传历史的满汉全席。只看笑脸就饱,这毕竟是痴人说梦。

解放周末:所以中国还是必须捧出真正的大师,捧出中国文化的真正精华和灵魂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3-28 23:2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