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8|回复: 0

究竟该怎么认识书法美(陈方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8 16: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方既



    摘 要:一切艺术美,都不是客观现实美的反映。艺术美是艺术家成功地进行艺术形象创造的美;书法美既不是客观事物、自然万象美的反映,也不是主观精神美的表现。书法美,就是通过汉字书写创造出俨有生命活力和生动风格面目的形象,以及由这形象体现出来的书者对书写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所展示的高雅情性的美。
关键词:书法美

关于书法美是怎么回事,到目前已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第一种,认为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产生美,是因为所书的汉字起源于象形。

第二种,认为书法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就能成艺术,就有美。

第三种,认为书法因反映现实美而有美,而成为艺术。如有的说:“书法艺术反映客观事物的美”、“表现主观精神的美”。有的说:“自然万象美是书法美的本源”。有的说:“从客观事物形象中摄取其美的特征,美的因素,以熔铸成自己特有的书法形象,这是毫无疑义的。”他们都认定事物有客观存在的美,书法因反映了这“客观事物的美”而有美,而成为艺术。

第一种说法显然是不能成立的。汉字很大一部分根源于象形是事实,但象形不是书法得以产生美、成为艺术的理由。许许多多的人学书,都写汉字,但并不是所有的汉字书写都能成为艺术就说明这一点。再说,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比写实绘画更讲究“象形”了,但并没有因为这一点,所有的绘画都成为艺术,能获得艺术美。
    第二种说法也不能成立。因为可以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来认识的艺术品种何只书法?与客观事物这种不是而似、似而不是的“意味”,何只书法具有,无题诗文、无标题音乐、舞蹈、抽象画等都是“有意味的形式”。但是它们都不只是因为具有这一特点,就成了艺术,就有艺术美。那些写得很丑的字,不也具有丑的意味么? 问题很清楚,所以本文只是提一提,不准备用更多的篇幅去作透析。
    第三种观点,表述的方式似乎各有不同,基本意见却是一样的:
    首先确定有事物客观存在的美。
    其次认定书法作艺术创作,都要摄取客观存在的美或美的特点、美的因素。
    然后将这些客观事物的美(或美的特点、美的因素)融铸于书法的笔法、墨法、结字、分布之中,才有书法的美。

书法艺术创造,书法美的寻求,是不是这回事呢?持这种“摄取”、“熔铸”论的美学家说:“书法史上也多有这方面的著名事例可以为证”。
    这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所以我把辨析的重点放到这种观点上来。我们首先将书法史上这方面的著名事例找来看看,他们所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在托为蔡邕所撰的《笔论》中,有“为书之体,须入其形。……”一段话,意思是说:写字,要注意字的体势,要让每个字的笔画、结构俨若现实中的形体、态势,才可谓之书。
应该说:这话将书法之事本末倒置了。因为自然之物,千形万状,书法作为一种抽象的点画构成,不“若”这个也会“若”那个,什么都不“若”是不可能的。这不是书者有心要“若”,而是无意碰上。写得很糟的字,人比做“墨猪”,不也是一“若”么?只不过这不是优秀书法家从客观事物形象中摄取的美的特点、美的因素熔铸而成的书法形象,而是书者缺少技能、不善书写,才造成这种丑恶。那被人认为美的书法形象,人们以现实一些事物比喻它,也不是因为书者摄取了现实事物形象之美的特点、因素,人们如实肯定它。
    在托为卫铄所撰《笔阵图》中,有这样的话:“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骨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不是说书者从客观事物中摄取的骨多,字就有骨力,就成“筋书”;摄取的肉多,就成“墨猪”。而是说:当书者缺乏技能、缺少功力,就会使笔画之象有如“墨猪”。接下去,文中提出了七种笔画的书写讲求:“ (见点2图)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见点1图)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见点4图)如陸断犀象,(见点5图)百钧弩发,……”。都是讲这些笔画要写得有势、有力、生动不死板。哪怕是一(见点1图),也要写得既结实有运动的力势,使人感到像是从高峰上磕隆磕隆滚落下来的坚石。这些话里没有一点是要求书者从客观事物形象中摄取什么美的特征,美的因素以溶铸成书法形象的意思。书者以毛笔之性,得运笔之法,作有功力的挥运,有力有势的笔画形象就出来了。如果不是这样,强行做作成客观自然中有力之象也做不好,做出来也没有书法的审美效果。
    再以“永字八法”为例,张怀瓘在《玉堂禁经用笔法》中,以“永”字为据,讲了八种笔法,并名曰:“侧、勒、弩、趯、策、掠、啄、磔”,都是动名词,既是讲笔画形态,也讲书写要求:“侧不得平其笔,勒不得卧其笔,弩不得直(直则无力),趯须?GFE84?〖KG-*3/5〗〖HT5,6”〗存〖HT5〗其锋(得势而出)……”目的要求说得很清楚:不是因为摄取了客观事物形象的美的特点、美的因素要这样做,而是基于人的热爱生命的本能,将书法之象当作有血、有肉、有筋骨、有气格的生命形象来创造。书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感悟到生命形象构成的基本原理,以书法形象构成的可能,通过运笔结体,创造出有生命的形象,而不是离开了这一根本去的反映、去摄取什么与书法艺术形象创造全不相干的“美的特点、美的因素”。
    把书法形象当作生命形象创造,要赋予书法形象以生命,于是在书法形象构成的方方面面,寻求这种效果。书者这样做,最初是本能的,下意识的,不自觉的,到后来日益自觉,有了明确的讲求:不仅讲筋骨血肉,而且讲神采气韵;不仅讲一般意义的生命,更讲俨有书者的精神气象。当文人士大夫成为书法主体以后,更感识到书法不仅是书者技能功力的现实,更感识到书法的精神面目,正是书者精神气格的对象化,以致书法不仅讲“神气骨肉血”,而且讲起书法的精神气格等等来了。
    抓住了这一根本,再来看书法史上所讲的那许许多多事例,究竟是要求书家从客观事物中摄取美的特点、美的因素,还是要求书者尽工具器材之性、尽自己的功力修养、利用汉字书写,创造抽象而又具体的生命形象就很清楚了。
   “锥画沙”、“印印泥”、“坼壁路”、“折钗股”、“屋漏痕”……,这些在现实中,你会以为美吗?觉得有“美的特点、美的因素”吗?凭什么书法要摄取之熔铸于书?现实生活中,谁干过“以棉裹铁”的事并以之为美?书法点画书写并非从现实中汲取,却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要求?这些无非是要求书写的笔画要有绵劲、外柔内刚的效果。而以“棉裹铁”作比喻而已。话说到这里,还不明白书法不存在摄取客观现实美的事么?
还有所谓笔画书写中出现的“牛头”、“鼠尾”、“蜂腰”、“鹤膝”、“折木”、“柴担”、“春蚓”、“秋蚓”等等,在现实中都无所谓美丑,可是出现在书写笔画中,人却以为丑,而“如棉裹铁”、“如万岁枯藤”般的笔画,人却以为美。这些,认定书法美是客观事物形象美的反映的人怎么解释?

陆羽《怀素别传》中记有张旭私谓邬彤的话:“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自是得奇怪”。还有怀素自谓“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入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颜真卿应曰“何如屋漏痕?”这是讲这些东西自具“美的特点、美的因素”,草书的书写必须“摄取”来“熔铸于笔法、墨法、结体、分布之中”才有书法之美呢?还是书家为了创造生动的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要通过挥运,写出有节律的运动力感很强的笔画,从自然万象中发现一些俨有这种意味、效果的形、质、势、态而取之呢?就自然事物本身说,它们无所谓美丑(“坼壁路”有什么美?洁白的墙面上、整洁的衣着上,出现一条“坼壁路”,人会认为美吗?)然而当书写出现这种形质的笔画却是美的,这不是很清楚么?
持那种“摄取”、“熔铸”论的美学家似乎想到了一般读者不会相信他的奇谈怪论,便特地在论点前加了一个限制词,说“优秀书法家大都重视随处感悟,即从客观事物形象中摄取其美的特征、美的因素,以熔铸成自己特有的书法形象,这是毫无疑义的。”
    意思就是说:你没有、你不知道“摄取”、“熔铸”,说明你不“优秀”。我不曾有过这种“摄取”,只得承认自己不“优秀”。你懂得“摄取”、“溶铸”,说明你“优秀”。你就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摄取”、“熔铸”的?如果你也从来没有“摄取”过,你怎么知道别人有这种“摄取”、“熔铸”?
人们知道: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摄取客观事物形象中的美的特征、美的因素以溶铸书法,是客观规律,则书人都会这样做,不会只有“优秀书法家”才这样做;如果有优秀、不优秀的差别,也只在有人不自觉,做得不好,有人自觉,做得特别好,不会是“优秀书法家”也只“〖ZZ4〗大都重视随处感悟”,而一般书家竟不知有这种“从客观事物形象中摄取美的特点、美的因素”的事。比如书写需要功力,功力只有*磨炼才能获得,这是规律。你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你懂得而且实际这样做。你不相信,以为书法美就在书者对客观事物形象之美的“摄取”和“熔铸”上,你就永远也不会有书写的功力。
事情并不复杂,道理本来简单。只是一些人不顾实际,凭主观想事,把问题复杂化了。从古到今的书法艺术学习、书法美掌握的基本经验只在两条:提高主体的精神修养和磨炼手上的书写技能。决不是离开了这个根本去向“客观现实事物形象”“摄取”什么“美的特点、美的因素”。这种与书法艺术产生之理完全悖离的美学,只会把书法艺术的学习、书法美的创造,引入邪门。

一切的艺术美,都不是客观现实美的反映。尽管人们热爱生活,赞生活之美,并将充满阳光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中来,也让人感受到生活之美,燃烧起生活热情。然而艺术的美不是生活之美的反映。

艺术美是怎么一回事呢?艺术美是艺术家成功地以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以对艺术规律的认识,以作为艺术家的精神气格和功力修养,将所要反映的、所要表现的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恰到好处地反映、表现出来的美。

书法艺术也是一样。

为什么形象地反映、表现了所要反映、表现的就会产生美,人们就会产生美感?

因为在艺术形象创造的过程中和最终成果上,生动的形象,以其最直接的形式,让人们感受到了唯人类所独有的本质力量、创造伟力。

人,生命,人的本质力量,生命的伟力,艺术形象的创造,书法美的获取,不都是基于这一点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6 02:09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