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63|回复: 0

[现、当代] 只留清气满乾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3 16: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谱》前言
佚名 (原载《梅谱》,华艺出版社2003年版)



人们爱梅、赏梅,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战国时,“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说苑·奉使》);汉代横吹曲有《梅花落》。当你看到陆凯“折梅逢驿使”,遥想隐居杭州孤山的“梅妻鹤子”;读到卢照邻、杜甫、王维、苏东坡、王安石、朱熹、陆游、梅尧臣、王冕、徐渭,历代文人那数不尽的咏梅题梅诗章,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风采和情怀,又赋予了梅花如此深厚的文化内涵。梅,冲寒斗雪,万玉虬枝,冰肌铁骨,先天下而春。因此,人们艺术地把她和竹、兰、菊塑造成“四君子”的形象,给予了人格化的升华。“君子”是我国古代对品格高尚之人的美称。人们借“四君子”,表达出对崇高人格的赞美、世态人情的感叹和美好情操的寄寓与追求。?

梅,也是历代文人画家泼墨写意最喜欢的题材之一。史载,最早画梅者,当是唐代的于锡。唐人画梅,最先是勾勒着色,五代徐熙等人将这一画法推至妙境。至宋时,更有崔白、米元章、杨无咎等诸大家,皆可以画梅称世。其画梅新法,效法者众,成一时风尚。到了元代,文人水墨梅画更加风行,如王冕、陈立善、王英孙、孙天泽等等,其专长画梅者,更是不胜枚举。?

如果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多以表达清冷孤高的传统审美意趣;在元代,以王冕为代表,独辟蹊径,易以繁花,往往千丛万簇,风神绰约,建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其画面虽然枝条密密,繁花如锦,却没有纤弱娇柔之态,白洁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益发显得珠玉迸发,清气袭人。在明代,以画梅著称者,有孙隆、任道孙、王谦、陈录、金琮、陈世儒、高其佩、唐寅等。你看陈录的《玉兔争清图》,朗月高悬,使人生出月色花影互争清白,共吐清光的无穷遐想,仿佛把人带进一个表里澄澈的清纯境界,让人们在万籁俱寂的化境中看蟾兔在梅边徘徊;听嫦娥与寒梅私语。可以说,它将比德寓意与审美娱情如此完美地结合,让我们体验到有了德有节之士的逸怀高节、凛然正气,又得到了一种清纯无瑕的审美享受。?

清以后,其墨梅作者,如张照、丁敬、金农、李方膺、郑板桥、罗聘、赵之谦,皆名著一时。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陆俨少、关山月等也各擅胜名。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众多梅画精品,风格多样、技法精妙。这些梅画不求形似,更多向大写意方向发展,此尤以“扬州八怪”的金农为甚。他的墨梅,多以夸张之笔写出,枝与干,干与花,不似而似,不工而工,拙中见巧,笨中求趣,满纸古拙狂怪之气,笔笔放浪不羁之情,作者的个性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浏涟于古今红梅绿萼,或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无不寄寓和表现一种凌寒的孤高和正气;或苍龙盘回,怒虬舞枝,让你领略一种傲俗的风韵;一种万折不磨、铮骨凌霜的坚贞与豪迈。梅在纸上,人在画中,梅貌人格,相映生辉,弥漫乾坤,飘溢今古……



独处空谷王者香

——《兰谱》前言

(原载《兰谱》,华艺出版社2003年版)

]

兰,以清香著称的名花。在中国文化史上兰的清香至少飘溢两千多年了。在春秋时代的郑国,庶民爱兰,国君爱兰,有“国香”之位。《诗经·郑风》有“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孔子云:“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谓为“王者之香”。屈子《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在这里,兰成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象征。屈子身怀美好才德却被贬弃而流放江皋,正如芝兰含芳却无人识爱而独处空谷。屈子把自己对兰花的比德审美理解转化成了深情的爱恋。孔子,以哲人的睿思观察到香兰的比德审美意义;屈子,则以诗人的心灵感悟寄寓着人格的高洁;孔子虽然终身未被当权者重用,但他仍然坚贞自守,矢志不渝,处穷困而不改其节;屈子在飘泊的贬放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格意识,以身殉道,绝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用自己的死向恶势力作了最后的抗争。我们从慎独自修的孔子,清峻高洁的屈子身上,感受到了这些古之圣贤的典范人格的召唤,人们也象先贤一样崇敬和仰慕兰花的“空谷传芳”,爱兰花的“香远益清”,从而成为人们的传统雅好,更为历代文人墨客们所钟爱和赞咏。?

史传北宋苏轼画过一幅《竹兰苍崖图》,这便是画兰第一人了。而南宋赵孟坚,则是以画兰名标画史的第一人。宋元之际的郑思肖,其兰画,疏花简叶,所题诗句则往往险怪诡异,诗画相得,一同寄寓着心中的黍离之悲,用至死不渝的孤高人格和满腔悲愤以及一生的心血写成的兰花,被比作《离骚》,他那无根无土的墨兰画寄托了多么沉痛的亡国丧土之悲啊。?

自宋以后,文人水墨兰花,代有名家。朱耷、徐渭、郑燮、李方膺、白丁、吴昌硕、虚谷、陈衡恪、潘天寿等,其画兰皆得流风遗韵。我们从这一幅幅兰画精品佳作中,从那墨兰柔中有刚的叶展花放之中,分明看到了人,看到了人中之君子,看到了君子的德风。那简淡清雅的水墨丹青与风骚精神一起,早已融注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欲寻千古离骚意,自有幽思似美人。



一枝一叶总关情

——《竹谱》前言

(原载《竹谱》,华艺出版社2003年版)



竹,既无媚人的花香,也无松的“古貌苍颜”。然而,竹因枝竿青青,翠叶女袅女袅,终冬不凋,挺直根固,虚怀高节,人们引以为坚强、虚心、正直等高尚品质的象征。从“泪洒成斑”的娥皇,到饮酒放歌竹林的魏晋七贤;从“借宅种竹”,“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王徽之,到唐时泰安徂徕山的“竹溪六逸”;从诗圣杜甫“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到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以说,中国人爱竹,古有传统,妙文趣事,比比皆是。?

白居易《养竹记》云:“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健善不拨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心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贞节,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而与白居易同时代的文人刘宽夫认为竹之美在于:“群居不乱,独立自持,振风发屋不为之倾,大旱干物不为之瘁;坚可以配松柏,劲可以凌雪霜,密可以泊晴烟,疏可以漏宵月,婵娟可玩,劲挺不回。”苏轼《墨君堂记》则赞云:“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娇,不得志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这些雅怀高论,可谓把爱竹提高到一个新的精神境界,使我们在观竹赏竹时能得到更为纯净的满足和美的享受。?

写竹源流,肇始六朝。至唐代,竹枝竹叶则从山水画中逐渐独立出来。在画史上受到前人推崇的画竹名手,唐有王维、萧悦、僧梦休;南唐李颇,宋时黄筌、崔白、文同、苏轼;元朝有管道、李  、柯九思、杨维翰、倪瓒,明代有宋克、王绂、吴镇、夏  、唐寅、文征明、陈洪缓、徐渭、王铎;清代近三百年则推叶道本,诸  、高起佩、石涛、罗骋、李方膺、郑燮、金农、虚谷、蒲华等。在近现代,当数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陈少梅、董寿平。古人今贤画竹称世者,无不借竹之清品表现和贯注作者自己的学养、灵趣和高尚的品格;所写之竹,一枝一叶,或拂云笼烟,或吹风摇月,也总寄寓自己的情怀。爱竹画竹,最终达到忘我忘竹、“竹如我,我如竹”的境界。?

文与可早已“成竹在胸”,苏东坡却言“为竹写真”,赵孟兆页径指“写竹应与八法通”。王绂之竹,超拔流俗;郑燮更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千余年来,那如云的名家胜手,在画竹中所表现的高情雅义,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众多精绝美妙的艺术珍品,更留下了他们的学养风范、人格意识和中国的文化精神。当我们欣赏、学习他们的绘画艺术时,难道不应当想得更多、更远、更深吗?





傲霜晚香满地金

——《菊谱》前言



(原载《菊谱》,华艺出版社2003年版)

   “女几之山,其草多菊”。?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晚节不嫌知己少,香心如为故人留。”?

无论是《山海经》的记载,还是《楚辞》的绝唱;无论是陶渊明的逸韵,还是袁枚的雅怀,菊,早已融入中国文化的血液之中。人们爱菊,亦如文人好清高、喜文雅、重人品,这与我国的历史、民族和文化渊源所形成的社会风尚、审美情感、道德观念相适应,也是古代文人的社会地位和思想感情决定的。菊的傲霜晚香、满地金英,与竹、梅、兰一样,正可寓意他们的崇高品质和高尚情操。?

自五代黄筌有《寒菊蜀禽图》后,画菊写菊者才见名多。滕昌?画菊,注重写生,“卜居开幽闭之地,栽花竹杞菊以观植物之荣悴,而寓意焉,久而得其形似于笔端”。而邱庆馀“独以墨之浅深映发,亦极形似之妙,风韵高雅,为世所推”。徐熙画菊,落墨以写枝叶蕊萼,骨气风神;赵昌之作,妙于敷色,注重精神;米芾写菊,“梅松兰菊相因于一纸之上,交柯互叶,而不相乱,以为繁则近简,以为简则不疏,太高太奇,实旷代之奇作也”(邓椿《画继》)。?  宋以后,写菊者以墨作色者渐多。赵孟兆页、吴镇、高克恭、柯九思等写菊,大都疏略率真,不拘形似,直抒胸中逸趣。在明代,沈周写菊,气韵浑厚;文征明、唐寅、则多用水墨,更得隽雅风致。陈淳之菊,淡墨欹毫,一花半叶,有疏斜历乱之致;徐渭则纵横恣肆,人狷介,菊也狷介。此外,项圣谟、蓝瑛、米万钟等都为写菊名手。八大山人画菊,笔墨简劲,似不经意,却写出菊之精神气质;恽寿平以“没骨法”写菊,清丽冷艳,飘逸洒脱,韵味悠长;石涛、王铎等也有菊画佳品传世。“扬州八怪”都善画菊,风格各异,内涵丰富。

    任伯年、虚谷、赵之谦等是晚清写菊名家,而吴昌硕画菊,色酣墨饱,挥洒纵横,花重叶茂,偃仰多姿,贞石疏篱,相映成趣,对后世影响极大。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崔子范等之菊画则各有胜擅。历代画家的创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无疑都应当成为我们倍觉珍视和学习的优秀范本,而且具有极高的审美、欣赏和收藏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 10:58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