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17|回复: 0

[选刊] 毛泽东与中国古典诗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7 09: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佚名      

   
  
(一)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当代杰出的诗人。其政治活动、军事活动造就了毛泽东独到的生命体验,而体验感悟的独到又直接成就了毛泽东大气磅礴、雄奇魄丽的诗风。毛泽东诗词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激荡着时代的潮汐,是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艰难奋进的壮丽画卷,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宏伟史诗。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毛泽东一生爱诗,读诗、抄诗、吟诗,在诗的世界里徜徉,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掌故佳话。

  少年诗作抒奇志

  毛泽东一生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与诗歌有关的故事。

  毛泽东8岁时进入私塾就学。他不满私塾的陈规陋习和古板的教学方法,也不甚喜欢枯燥难懂的经书,却爱看《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和古典诗词。一次,老师毛宇居要外出,临行前规定学生要在屋里背书,不准出私塾。先生刚走,毛泽东就背着书包爬到屋后山上去了。他一面背书,一面摘毛栗子,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书包。回到私塾,他给每个同学送上几颗,也孝敬了先生一份。先生责问他:“谁叫你到处乱跑?”毛泽东答:“闷在屋里头昏脑胀,死背硬读也是空的。”“放肆!”先生气得涨红了脸。毛泽东说:“你叫我背书好了。”毛宇居知道背书难不倒他,便心生一计,来到院中央,指着天井说:“我要你做一首赞井的诗。”毛泽东围着天井转了两圈,便开口吟道:“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这首诗可以说借题发挥,颇有寓意,最后两句更是令人回味,难怪令毛宇居先生终生不忘。

  1910年春,毛泽东到韶山东茅塘一位秀才毛麓钟家读书。毛麓钟古文很好,他教毛泽东写诗、填词,毛泽东很有兴趣,进步很快,写下了许多诗词习作。现在流传下来的有《咏指甲花》和《耕田乐》两首。其中《咏指甲花》是五言古风,借诗言志,虽是少年习作,但已很有诗意:

  百花皆竞春,“指甲”独静眠。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

  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万草披日出,惟婢傲火天。

  渊明爱逸菊,郭颐好青莲。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

  1910年秋,毛泽东到湘乡县的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临行前,他在父亲的账簿里留下了改写他人的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就是人们传说的毛泽东的《赠父诗》。

  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许多湘乡籍富家子弟歧视穿着寒酸的毛泽东。毛泽东当然更看不起这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写了一首《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首气度非凡的诗,托物寄情,显示出敢为天下先的超群意愿。

  1912年,毛泽东到长沙求学。在第四师范、第一师范的几年里,毛泽东学习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熟读了《韩昌黎文集》、《昭明文集》、《离骚》、《九歌》和唐诗宋词等。从现存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课堂笔记和手稿看,毛泽东曾手抄了屈原的《离骚》和《九歌》。据同学回忆,此时的毛泽东好写诗词,虽不常作,但“偶一下笔,却不同凡响:雄壮、豪放、气象万千,朋友们争相传诵”。

  当时,毛泽东同长沙城内许多风华正茂的同道者,如萧三和萧子声兄弟、蔡和森、周世钊、罗章龙等都有诗词交往,常诗友唱和,言情抒志。后来,毛泽东在长沙挥毫作词,一首《沁园春·长沙》写出了当年与同学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这已不似少年习作,而是成熟华美的诗篇了。

  一诗千改始安心

  诗词需要反复锤炼、修改。毛泽东虽然一生戎马倥偬,日理万机,但他对自己的诗词创作和修改都是极为认真的。他曾多次说:“诗要改,不但要请人改,而且主要靠自己改。放一个时候,看了,想了,再改,就有可能改得好一些,这就是所谓‘推敲’的好处。”

  他在创作时,精心构思,不住吟诵,反复推敲,写写停停。写成后往往收藏起来,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再读,再改。他不轻易公开发表自己的诗作,很多诗作都是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几经修改才发表的。即使定稿乃至公开发表后,仍然可能再修改。

  他除了自己反复琢磨修改,还经常主动请别人帮助修改或提出意见。他常常在与友人通信时随信附诗,请求修改。如1945年10月7日《致柳亚子》信中,1956年12月4日《致黄炎培》信中,1956年12月5日《致周世钊》信中,均有“录陈审正”之语。1956年9月25日《致邓颖超》信中,又附诗“请予痛改为盼!”

  每当诗词即将正式发表或出版,毛泽东更要抓紧时机征求修改意见。《旧体诗词十八首》发表前,他曾致信臧克家等征求意见。《词六首》发表前,他又致信陈伯尘等,请“斟酌修改,然后退我”。

  《毛主席诗词》出版之前,先出了个征求意见本。1964年元旦,毛泽东亲笔开列名单,召开座谈会。名单中有朱德、邓小平、彭真、郭沫若、臧克家、冯至、袁水拍、何其芳、葛洛等20多人,既有中央领导、文艺界领导,也有诗人、作家。毛泽东用大粗铅笔写了一个条子:“请同志们一议。”毛泽东这样做决不是作个姿态,而确是虚怀若谷,虚心求教。这次座谈会共提出23条意见,对其中的三首诗词建议暂不收入。会后托田家英转达。《毛主席诗词》正式出版时,大家建议的三首诗词果然没有收入,其中13处采纳了大家的意见作了修改,包括标点、个别字、小注中的字句,还有整个句子的调换。

  毛泽东不仅重视他的战友及诗词专家们的意见,对普通读者的修改意见也认真对待,留下了许多有关“一字师”、“半字师”的佳话。

  罗元贞是东北师范大学的讲师,对毛主席的诗词极为喜爱,尤其偏爱《七律·长征》。但在反复吟读欣赏的过程中,他感到这首七律第三句、第五句都出现了“浪”字,且含义相同,总觉欠妥。1952年元旦,他给毛主席写信祝贺新年,顺便谈了自己学习主席诗词的体会,并建议将《七律·长征》第五句中的“浪拍”改为“水拍”。

  信发出后,他并没有指望得到回音,他知道主席太忙了。但是,1月15日,他收到了一个印有“中共中央办公厅”落款的特大信封,里面还有一个小信封。他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打开信封,一张写有毛笔字的信笺出现了,字体龙飞凤舞,遒劲有力,原来是毛泽东的亲笔回信:

  元贞先生:

    一月一日来信收到,感谢你的好意。

    此复顺颂

  教祺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一月九日

  1957年,《七律·长征》在诗刊一月号上发表时,“金沙浪拍云崖暖”已改作“金沙水拍云崖暖”。

  直到1958年12月,毛泽东还记着这件事。他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对自己的诗所作的批注中写道:

  浪拍:改水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

  这位“不相识的朋友”,即指罗元贞。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在巡视大江南北之后,回到阔别32年之久的故乡湖南韶山住了两天。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出了著名的诗篇《七律·到韶山》。

  7月初,庐山会议伊始,毛主席就《到韶山》一词征求身边工作人员的意见。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提出首句“别梦依稀哭逝川”中的“哭”字悲伤欠力,可改半个字,即将“哭”改为“咒”。毛泽东欣然接受,连连称赞说:“改得好,改得好!”并笑着说:“你是我的‘半字师’。”

  咏雪华章动山城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飞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在重庆期间,毛泽东走访了许多民主人士,与著名诗人柳亚子有过多次相见,柳亚子也曾将多首诗词赠与他。10月7日,毛泽东在致柳亚子的信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他抄录给柳亚子的即是《沁园春·雪》。柳得此词后极为惊喜,立即和了一首,送到《新华日报》要求发表。报社负责同志告诉他,按照中共中央规定,发表毛泽东著作,包括他的诗词,须向延安请示,并征得毛泽东本人同意。在柳一再要求下,经过协商,决定先发柳亚子的和词。

  11月11日,柳的和词在《新华日报》刊出后,立即引起人们注意。大家认为既有和词,便一定有毛泽东原词,纷纷要求读到。同时,毛泽东的词已悄悄在重庆文化界人士中传抄。在《新民报晚刊》副刊“西方夜谭”任编辑的吴祖光也得到了传抄件,便在11月14日“西方夜谭”副刊上发表了这首词,标题是《毛词·沁园春》,并加了一段按语:“毛润之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据毛氏自称,则游戏之作,殊不足为青年法,尤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石激起千层浪,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如一枚重磅炸弹,震动了整个山城重庆。山城人民奔走相告,竞相传诵,倍受鼓舞。

  国民党当局却惊慌失措,对主管新闻的官员大加训斥,并派国民党行政院新闻局副局长邓友德向《新民报》施加压力,说他们“是为共党张目,向共党投降”。在蒋介石侍从室的指使下,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召开会议,布置他们控制的报刊同时以“和词”的形式,对毛词进行围攻。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益世报》,国民党的军报《和平日报》等报刊在短时间内发表了所谓的“和词”近30首,文章十余篇,对咏雪词进行诬蔑、谩骂。无奈都水平太低,毫无格调与文采。国民党还在内部发出通知,要求会作诗填词的国民党员每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从中选出意境、气势和文笔超过毛泽东的,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公开发表,将毛词比下去。但所征得的都是平庸之作,拿不出手。

  最终,国民党的拙劣手法激怒了山城进步的文化界,郭沫若首先反击,接连发表了两首《沁园春》和词,痛斥他们是“朽木之材不可雕”、是“传声鹦鹉翻娇”,盛赞毛词是“气度雍容格调高”。许多进步人士相继奋起反击。

  王若飞同志将重庆报刊攻击毛泽东的词及柳亚子等人的和词收集起来,于1945年12月寄回延安。毛泽东看后,在12月19日致老教育家柳亚子的好友黄齐生的信中说:“若飞寄来报载诸件付上一阅,阅后乞予退还。其中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并付一观。”

  一首词的发表引起如此轰动,这不仅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1945年秋,以《沁园春》词牌为唱和形式展开的这场斗争,无论从政治或文化的角度都值得认真研究,大书特书。

  不到长城非好汉

  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早已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词之一,特别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已成为传诵全世界的名句。但是关于这首词仍有一些未解之谜。

  有一种说法是,1935年红军长征过六盘山时,毛泽东写过一首《长征谣》: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

  六盘山上呀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歌谣一出,立即在当时的红军和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广为流传。此歌谣于1942年8月1日曾刊在《淮海报》的副刊上。

  1949年8月2日,《上海解放日报》刊登了《清平乐》。作者将歌谣体改为词,一些词句也略有修改:

  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但另一种说法认为《清平乐》的发表早于《长征谣》。1941年12月5日出版的《奔流新集之二·横眉》丛刊已刊登《清平乐》,题为《毛泽东先生词〈长征时作〉》。因此,没有充分依据可以断定《长征谣》是《清平乐·六盘山》的初稿,相反,《长征谣》倒很有可能是《清平乐·六盘山》的改作,改为适于谱曲演唱,用于鼓舞士气的歌词。但改作者是否毛泽东本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清平乐·六盘山》作于何时,也众说纷纭。目前有1935年10月过六盘山时写,1935年12月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写,毛泽东在到达延安后感怀长征情景所写等三种意见,都有一定的依据,但又不足以推倒其他说法,确切的写作时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待研究的问题并未影响这首词的广为传播和巨大感染力。在战争年代,他发挥了强有力的激励、鼓舞和教育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一支小分队被敌人围困,因力量悬殊,一个又一个的战友倒下了,只剩下通讯员和3名战士。他们想最后听一听党中央的声音,然后毁掉身边的一切东西为党献身。通讯员扭开随身带的收音机,陕北电台正在播放《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激励着他们,他们决心最后一搏,经过奋战,终于冲出了重围。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由叶剑英元帅陪同游览长城。正好前一天下了雪,雪后的八达岭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叶剑英指着壮丽的长城景色说:“毛主席有一句很有气魄和哲理的诗‘不到长城非好汉’。”尼克松赞叹着长城的伟大,兴奋而又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今天到了长城,成为毛主席说的‘好汉’了,但是,今天是爬不到顶峰了。”叶剑英接着说:“我们不是已经在北京进行着顶峰会谈嘛!”尼克松夫人笑着说:“为什么毛主席写诗只讲‘好汉’,不讲‘好女’呢?我们妇女不是也到了长城了么?”大家听了哈哈大笑。叶剑英真诚地说:“我们都要到长城,全世界的男人女人、黑人白人、东方人西方人,都要共同达到一个人类和平友谊的长城。”尼克松肯定地说:“是的,长城是地球的标志,也应该是人类和平的标志。”

  几十年来,“不到长城非好汉”已经成为世界政要、各国名流及全世界旅游者访问中国的首要目标。

  毛泽东诗词之最

  毛泽东诗词中写作最早的诗——

  如果毛泽东少年时的习作不算,确认是由毛泽东写的最早的诗是1915年5月写的五言古诗《挽易昌陶》。易昌陶是湖南蘅山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与毛泽东同班,友情甚笃。1915年5月,易昌陶病死于家中,5月23日,学校为他开追悼会,毛泽东以此诗挽之。全诗共40句,200字。

  毛泽东诗词中写作最早的词——

  《归国谣·今宵月》写于1919年。全词如下:

  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

  清溪却向青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

  毛泽东诗词中写作最晚的诗——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写于1973年8月5日,全诗为: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皇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毛泽东诗词中写作最晚的词——

  有3首词都写于1965年5月,是《念奴娇·鸟儿问答》、《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此后毛泽东再没有写词。

  毛泽东诗词中最短的诗——

  《四言诗·手里有粮》: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四言诗·养生之道》:基本吃素,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

  毛泽东诗词中最长的诗——

  《四言诗·祭母文》写于1919年10月8日,全诗共386字。

  毛泽东诗词中最短的词——

  《十六字令三首》,每首16字。

  毛泽东诗词中最长的词——

  《贺新郎·别友》、《贺新郎·读史》,每首116字。

  毛泽东诗词中最早发表的诗——

  《七律·长征》,1937年3月发表于《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

  毛泽东诗词中最早发表的词——

  《清平乐·六盘山》,1941年12月5日发表于《奔流新集之二·横眉》丛刊。

  毛泽东最早出版的诗词集——

  《风沙诗词》(一作《风沙集》),收录诗词70首。是在延安时汇集付印,印数很少,只送给亲密的朋友。此书至今未搜寻到。

  建国后最早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

  《毛泽东诗词十九首》,1958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毛泽东一生共创作了多少诗词,这是一个广大读者极为关心、研究者们努力探索、但至今仍无定论的问题。自《七律·长征》1937年公开发表以来,毛泽东诗词与大众见面已近70年。这期间,毛泽东诗词发表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从一首到十几首,几十首。毛泽东逝世后,大量的回忆录、传记和研究著作中又陆续披露了不少以前未发现或未发表的诗词。《毛泽东诗词全集》、《毛泽东诗词全编》等陆续出版,但谁也不能断言是收集了毛泽东诗词的全部。由季世昌编著,南京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的增订版《毛泽东诗词鉴赏大全》中收录了毛泽东诗词109首,被认为是迄今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专著。但毛泽东的全部诗词创作肯定不止这些。如果在延安时付印的《风沙集》已收录诗词70首,这一事实是真实的话,那么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毛泽东的诗词创作绝不仅是30多首。尚未发现的毛泽东诗词如深山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开掘。

  (责编:周志清,文史广场)

(二)

  在中南海毛泽东书房里,人们看到了他在去世以后由专业工作人员汇集而成的一份毛泽东圈画批注过的长长的诗词目录。其中包括1180首诗、378首词、12首曲、20首赋。诗词曲赋总计为1590首,诗人429位。至于他读过而散失在各地的诗词和读过而未留下印记的诗词,还没有包括在内。尽管这份诗词目录仅仅是毛泽东所读的诗词的一部分,但是,通过这个目录,人们仍然可以从中受到教益,得到精神的启迪。

  毛泽东对中国古典诗词涉猎广博,并有独到的见解和评价。从青少年时代开始,他就广泛阅读过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和以屈原作品为主的《楚辞》,汉魏乐府,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历朝各家的诗、词、曲赋直到鲁迅的诗作。

  毛泽东对那些著名诗人的作品习惯反复欣赏书写,有时还情不自禁地放歌吟诵,在心神交融时,总是要写下评说。从简洁的“好”、“略好”一两个字,到洋洋洒洒几百字乃至上千字的批注,留下了他阅读中国古典诗词时的心路历程。同时,对那些不甚引起人重视的作品,他也善于发现其中的闪光之处,给予客观的评价。

  毛泽东热爱中国古典诗词,他老人家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表达感情,在著作中常常旁征博引,在日常谈话中更是能触景生情,脱口而出,琅琅背诵。据悉,早在井冈山时,他就可以全部背下《唐诗三百首》。还有人说,毛泽东能背诵四百多首古诗词。直至80多岁高龄时,他仍能整段地背诵《西厢记》中的某些曲词。他身边工作人员回忆说,1975年,面对“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党和国家濒临危机、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在这个多事之秋,年老多病的毛泽东常常用慷慨悲歌的古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他有时用手击节,高声背诵南宋爱国词人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这是一首主张统一,反对分裂,表明要收复失地的词,它引起毛泽东的共鸣。有时他又高声背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些百字以上的词他每个字都能清晰地记住。

  毛泽东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他读诗不仅写批注,还有各种圈、点、勾、画等标记。他每读过一本书、一首诗,经常在书的封面、诗的标题前画上一个大圈,几个大圈就表示读过几遍。在诗的标题前连画几个小圈,是表示对这首诗的重视或欣赏。对诗中好的句子和值得注意的地方,则画着直线、曲线,或加以密圈。有时在一页书里,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迹纷呈,大圈套着小圈,直线加着曲线,密密麻麻,形象地显现出毛泽东读诗时反复琢磨,深入其境,与作者产生思想感情沟通的情况。毛泽东读书主张“三复四温”,读诗也不是一两遍。他常读的诗集一般都有不同的版本。仅他批画过的《唐诗别裁集》就有6部之多,《唐诗三百首》5部,《古诗源》5部,《词综》4部。这些书的封面或函套上,有的画着一个大圈,有的画着两个大圈。翻开书,同一位诗人的同一首作品,有的在几部书中都被圈画过,有的在同一本书中多次圈画。说明他曾多次阅读过这些诗词。

  中国自古以来便流行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谚语。毛泽东多年来是一惯主张熟读、背诵诗词的。早在他就读于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时,在热衷于攻读社会科学书籍的同时,就下苦功熟读唐诗、宋词和《离骚》。无论严寒酷暑,毛泽东总比别人睡得晚,起得早,伴着暮色,迎着晨曦,高声诵读古诗词,表现出不同一般的勤奋和刻苦。少壮的努力,无疑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晚年,他仍在谆谆教导一位文科教师要会背诵古诗词。他说: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讲课,难道老拿着本本念?要是到别人家里谈话,你总不能说我回去拿原文再说。足见毛泽东是多么重视背诵这一基本功。这一特点,他坚持了一生。

  毛泽东有着惊人的记忆天赋,同时更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刻苦和勤奋。从1949年全国解放到1976年逝世之间的27年中,他始终保持着勤奋好学的蓬勃朝气。有谁知道,夜阑人静,人们已安然入睡,而毛泽东却捧起了书本、诗集,秉灯夜读。他把读书、读诗视为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工作人员回忆说,吃饭、睡觉原本是维持人们生命的两大要素,而敦促毛泽东吃和睡,却成为他们很难完成的任务。常常是饭菜早端来,毛泽东却放不下手中的书。三番两次地催促,他嘴里“噢噢”地答应着,而不能忘情地从书本中拔出来,只得热了冷,冷了热……毛泽东外出工作或休养,总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要开列出一长串要带的书籍,装箱带走。他在火车、飞机上读书;到了住地,忙碌了一天工作之后读书;休息时,伴着松涛、海涛读书。毛泽东的读书破万卷,是他用超过常人的毅力和恒心,向时间争分秒赢得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从事诗歌创作的经验之谈。翻阅毛泽东圈画批注过的古典诗词,重读他的诗词作品,从毛泽东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诗风中,从“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唱雄鸡天下白”等古代诗人的诗句中,从“不周山下红旗乱”等赋予古典诗词的新意中,我们看到他在诗词创作所取得的成就里,广泛阅读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毛泽东在指导别人读书时说:要钻进去,深入角色,然后再爬出来。对于中国古典诗词,毛泽东还是这样融会贯通之后,去采英撷华。

  如今,人去物在,那些留有他老人家圈点批注过的诗卷,仿佛是一盏明灯,引领着后人进入了一座琳琅满目、多姿多彩、璀璨辉煌的中国古典诗词圣殿。

[ 本帖最后由 松烟 于 2009-9-27 09:4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18:33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