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72|回复: 0

[选刊] 魏源诗事(孙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30 16: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孙静

 
    魏源(1794~1857) 近代经史学者、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远达,后更今名;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晚年皈依佛教,法名承贯。湖南邵阳(今隆回县)人。与龚自珍齐名,人称"龚魏"。
  生平 魏源在嘉庆十八年(1813)成湖南拔贡生,次年入都朝考,没有取得仕进出路,羁留京师数年。后又到过湖南辰州、山西太原、四川重庆等地。嘉庆末,道光初,又出入京师,与龚自珍结识,二人从刘逢禄受公羊《春秋》,学术上由前期受宋明理学影响急遽转向今文经学,成为今文经学的"健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道光二年(1822)中顺天乡试举人第二名,但以后几次会试都没有考中进士,曾在直隶提督杨芳家中坐馆。道光五年入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幕府,为贺编纂《皇朝经世文编》,从事经世之学,投身时务政事改革,一力促成漕粮改行海运,使漕费节减一半。道光八年,一度游杭,曾从钱东甫探究佛学。九年,捐资为内阁中书舍人,有机会接触本朝文献掌故。十一年因父丧去职,从此定居东南。曾入两江总督陶澍幕府,参预两淮盐政改革,提出以票盐制代替纲盐法,使盐课由积年亏累一变而为溢额,他自己也由经营票盐致富。
  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他热情投入卫国斗争,曾至宁波军中参加讯俘工作,又一度入钦差大臣裕谦幕府。因为朝廷和战无定,事无可为,辞归扬州,从事探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道路的著述。撰写《圣武记》,以备借鉴。又承林则徐的《四洲志》编纂《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世界各国状况,提出了著名的"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道光二十四年,魏源中礼部会试,次年举行殿试,成进士,以知县分发江苏。曾先后任东台、兴化知县,淮北海州分司运判,高邮州知州。居官期间,能尽力之所及为一方兴利,受到百姓称颂。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革命军攻占扬州,他在高邮州以迟递军事情报为人弹劾去官。随后应邀入安徽巡抚周天爵幕府,参加过镇压宿州捻军的活动。不久辞归兴化,汇辑《净土四经》,息心于佛教。这是他对清王朝感到绝望、对太平天国革命不能理解而趋于消沉的结果。咸丰六年秋,游杭州,寄居僧舍。次年去世,葬于西湖南屏方家峪。
  政治哲学思想 魏源处于近代历史的转折关头,面对内忧外患严重局势,密切关注现实,思想和学术都表现出不同的径路。在学术思想上,他宗尚今文经学,提倡"通经致用"的学风,批判当时脱离实际政事的汉学末流和宋学末流,或蔽于声音训诂,或空谈心性,皆"无一事可验诸治"(《默觚上·学篇九》),"无一事可效诸民物"(《默觚下·治篇一》)。他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对近代经世学风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在世界观上,他表现出明显的朴素唯物辩证法成分和历史进化论观点。尽管他说"道""不变",却认为"气化无一息不变",而"势则日变而不可复"(《默觚下·治篇五》),承认历史有演进,治法有不同,主张各项政事都应"因时制变"(《道光丙戌海运记》),顺应客观发展情势采取措施,"其道一出于因"(《筹漕篇上》),反对泥古不化。他以变革的思想从事各项弊政的改革,不仅卓见成效,而且打破传统的鄙商观念,重视运用民间商业力量,提出"官告竭,非商不为功"(《海运全案序》),符合近代商业资本兴起和发展的趋势。在对待西方世界上,他与顽固派不同,肯于睁眼看世界,既反对资本主义的侵略,又承认其先进性,主张学习其长处。他批判顽固派愚昧守旧视外国技术为"奇技淫巧"和妄自尊大视外域为夷狄的陈腐观念(《海国图志》卷二、卷六十七),提出"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造机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同前卷二),主张学习西方建立民族工业。他对西方的民主政体也有所赞誉,认为"墨利加北洲以部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同前后叙)。魏源认为中国对于西方国家,只要"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同前卷二),就一定能赶上西方国家。在近代史的开端上,表现了高远的憧憬和展望。这些先进的思想,使他成为地主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先驱者、鸦片战争时期的先进人物之一。
  文学创作 魏源一生的主要精力致力于弊政改革和经学、史学以及时务政事等方面的研究和著述,不以文人自居。但他的文学创作,却由于先进思想的照耀,为鸦片战争前后的文坛开了新生面,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之一。魏源认为"文之用,源于道德而委于政事"(《默觚上·学篇二》),主张"贯经术、政事、文章于一"(《刘礼部遗书序》),要求文学与政事、教化相关。他的诗文都紧紧围绕当代主要矛盾,"皆有裨益经济,关系运会",不同于"世之章绘句藻者"(林昌□《射鹰楼诗话》卷二)。
  魏源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他的诗歌伴随他革弊图强的奋斗历程,深刻反映了嘉庆、道光年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现实,表现了他的革新思想和爱国主义激情。魏源今存诗900余首,大致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① 反映嘉庆、道光年间国困民疲、社会矛盾尖锐的现实。如他21岁北上入都时写下的《道中杂言》、《北上杂诗》两组诗,深刻揭示了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起义被镇压后,古称三河地带的中原地区"各占水旱兵,萃为死溺饥"的惨象。作于鸦片战争之后的《秋兴》十首则集中地暴露了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蜗庐外漏兼中蠹"的愈益衰败的形势:"大漏卮兼小漏卮,宣防市舶两倾脂","荒年谷贸丰年玉,下赋田征上赋钱"。"市舶"指帝国主义的掠夺,"宣防"指黄河岁修 500万的巨额开支,这两大漏洞使清王朝陷入财政困境,而人民则被推入沉重赋税负担的深渊。
  ② 系统地揭露关系国计民生的各项政事的弊端。魏源关心时务,不以一般反映民生疾苦为满足,而穷究统治者的政事举措。如《江南吟》十首集中反映了东南地区各项病国病民的弊政,涉及治江、治河、漕政、盐政、催科、禁烟诸方面,《都中吟》十三首集中揭露了中央朝廷及京师政事的弊端,涉及取士制度、捐纳制度、筹办海防政策、京畿治水方略以及部吏操权、仓胥勒榨等方面。从这些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政事积弊之深,吏治腐败之烈,人民受害之深。在《观往吟》和古乐府的《行路难》等组诗中,作者还刻画了阻止弊政改革的保守分子群象。如"渡水何必百丈虹"一首为因循苟安的人物画象;"新沐冠"诗刻画了畏难去弊而自甘陈腐的形象;"扁鹊见田侯"一首则利用战国时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讥讽那些讳疾忌医者。田侯这个形象既是一切顽固派的化身,也是病入膏肓而终不肯改图的整个清王朝的化身。这类诗虽然大都采取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却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突出地暴露了保守派愚昧顽固的可笑而又可憎的面目,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在上述这些诗中都激荡着作者追求变革的热情。
  ③ 表现抗敌卫国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突出地反映在鸦片战争爆发后写下的《寰海》、《寰海后》和《秋兴后》几组诗中和一些歌行里。《寰海》11首主要反映道光二十一年(1841)广东战事情况;《寰海后》10首主要反映道光二十二年江浙战事情况;《秋兴后》13首则是战后痛定思痛、追溯和抨击种种令人痛心的腐败现象。这些诗全为七律,一诗一事,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作者在诗中有力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怯懦投降、摧残抗战派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已闻狐鼠神丛托,那望鲸鲵□渤攘"!诗中对败兵辱国的主要投降派将领,几乎没有遗漏的一一予以抨击,包括钦差大臣琦善、靖逆将军奕山、参赞大臣杨芳、两江总督牛鉴、扬威将军奕经等,无情地揭露了他们"揖盗开门撤守军"、"全凭宝气销兵气"的可耻投降嘴脸。另一方面诗人以饱满的热情讴歌了抗战将士和人民的反抗斗争。"楼船号令水犀横,保障遥寒岛屿鲸",写出了爱国将领林则徐的神威;"同仇敌忾士心齐,呼市俄闻十万师",生动地描绘出平英团义勇风雷震霆般的斗争气势。《普陀观潮行》、《钱塘观潮行》、《秦淮灯船行》、《金焦行》等,则是几首充满爱国激情的歌行。作者在这些诗里,登临纵目,抚今追昔,感慨国势衰颓,愤恨统治阶级腐朽,痛心人们醉生梦死,感情激越奔放,爱国至诚,动人心魂。在艺术上,把政治内容和山水名胜结合起来,情景相生,形象丰满,情思浓郁。
  ④ 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山水诗。魏源《戏自题诗集》自称"应笑十诗九山水"。他酷爱山水,游历极广,"州有九,涉其八;岳有五,登其四"(自藏小印印文)。其山水诗之多,描绘祖国山川之广,是前无古人的。中国的名山大川,很少不被他收摄笔下。他游山又必穷幽极胜,往往能开掘出前人步履鲜及的奇景异境。他在广泛游历的基础上,以偏于写实的笔墨,在对比中,展现山川的不同风貌:"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朱乌展翅垂云天"(《衡岳吟》),"雕镌造化、□险凿幽之笔,能使山无遁形,水无匿响"(徐世昌《晚晴□诗汇》卷一百四十七)。他的山水诗包含如《三湘棹歌》那样清逸幽美的境界,但更多是"倚天拔地自雄放"(《游山吟》其六)的雄奇山水,具有景象瑰伟、气势磅礴、形象飞动的特点。他说"山贵特立而耿介"(同前),既表现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也寄寓了自己高远的志怀和兀傲的品格。
  魏源在艺术创造上重视自然,强调有独立的生命与风貌,有如造物之陶铸万品,"一花一天地"(《家塾示儿耆》)。他的政治诗走自己的路,带有政论家、时务家的明显特色。山水诗也有其独特之处。由于他的政治诗着重走反映现实的道路,甚至有裨于时的急切心情,使他直接在诗中发抒政论和策论;山水诗重在勾画出千山万水的实际风貌,所以诗笔接近宋诗的路数。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把他归为道咸以来"始喜言宋诗"的人物之一。他的诗,赋笔多于比兴,叙事多,议论多,直述感怀多。"古质如谣,明畅如策,栉比如赋","别为一格"(罗汝怀《古微堂诗集序》)。其高处在反映的现实内容相当丰富,有的也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才力有余,多超迈警卓之语"(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下)。但有时则未免流于概念化,缺乏诗的韵味与形象。魏源诗的风格不可一概而论,也时有性情风致之作,但主导倾向则属于奇豪壮美一派;雄浩奔逸,而复坚苍遒劲,"发扬纵肆,字句纸上皆轩昂"(张维屏《艺谈录》),郭嵩焘评为"奇伟","峭厉"(《古微堂诗集序》)。总之,魏源志怀高远,思想新异,高视阔步,以诗歌为武器,挥洒万有,气势充沛,意遒笔劲,奔放之中而含拗峭,所以林昌□说他是"得太白之高奇者"(《海天琴思续录》卷一)。
  魏源的文章反映着鸦片战争前后散文的变化,与正在发展的桐城派古文异趋,表现了政治家、时务家的经世文风。他的文章大都与政事治化相关,除经学、史学著述外,大宗文章属于时务政事的兴革问题。这些文章洞悉事情的原委利弊,叙事清晰,说理透彻,逻辑谨严,随事理所需,挥洒自如,文字也很洗炼。虽不属于文学范畴,但上承奏疏论事、政书叙政之体,下关近代时务文字的兴起和发展,有一定的历史作用。他的《默觚》形式上学习诗今文家著作《韩诗外传》的体例,引《诗》以证事,内容则是笔记式的论说小品,无论是论学还是论治,都观察锐敏,论辩犀利,文字精警,击中要害。李慈铭称他的文笔"隽悍"(《越缦堂读书记》),一般说来,他的文章清遒隽峭,有自己的风格。
  诗文集 魏源今传世文集主要有《古微堂内外集》10卷,光绪四年(1878)淮南书局刊刻。宣统元年(1909)黄象离增补重编,将内集3卷移定为2卷,增辑遗文35篇,将外集7卷扩编为8卷,仍10卷,名《魏默深文集》,由国学扶轮社印行。诗集主要有《古微堂诗集》10卷,同治九年(1870)刊行。另存早期手书诗稿《清夜斋诗稿》1册,宣统三年(1911)与陈沆简学斋手书诗稿合印。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魏源集》,基本收录了专著以外的短篇论著与诗歌,只删略个别篇章,诗文分别以黄象离本、同治九年本为底本,而以《古微堂文稿》残本、《古微堂诗稿》、《古微堂诗稿抄本》残本等本对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4-29 23:36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