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33|回复: 0

【论非格律对联的地位和作用】(吴直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4 10: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吴直雄, _, A  u: K1 ]; L1 w0 _$ n

' H6 ?- d- }# B+ i
) ^* o" ^0 J5 [  r  p" i  我国的对联创作千余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逐渐地归纳出这样一个程式:(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随便用重复的字。(二)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三)上下联的句法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四)上下联的平仄要互相对应。(五)上下联的意思可以相关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按照这种程式创作的对联,和律诗的某些写作要求颇为相似,可称其为格律对联。这种对联作法,长期以来被联语作者们视为“千古不变”的写作程式,亦或称为模式,因而格律对联在整个联坛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也存在一种不完全按照上述创作程式写作的对联,大都是语言通俗易懂,出乎自然,或是不事雕琢;或是不拘平仄;或是不强求工仗,乃至以同字相对。这种对联,在写作程式上显然与格律对联作法多有突破,不妨称其为非格律对联。8 L+ @7 `; i" `0 R' g/ e9 G
0 b) {4 P7 d2 a
  联语创作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人们是在题写桃符之时,除了格律对联之外,就运用非格律对联了。史载云:“伪蜀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书元亨利贞四字。”①旧时的翰林学士,皆工于格律诗词,而从后蜀主孟昶的翰林学士辛寅逊上述这样的桃符题句来看,当时主要是祈求吉祥之意,并未一味强求对联的严格格律。笔者翻阅有关对联的古籍,除了大量的恪律对联之外,那种非格律对联亦有所载。如:
: H( A5 {5 P$ G* s
9 q& K: @% {0 a+ i  左手牵来千里马;! g/ J+ F4 t4 q; ?
  右手牵来千里驹。② 7 }3 N  o- _- K$ x& m! R$ M- `0 @

* M, {) W5 f+ ?7 F: k% _- N这是一副书写在马神庙庙门上的对联,联语全然不按平仄和格律,然而紧扣了“马”这个主题。又如: + I7 x5 o; Q! |' F6 g
/ \; I/ ]. n, ?( O- _
  相面者,算命者,打抽丰者,各请免见;" n4 T2 Z* K' w* ?+ D
  撑厅者,铺堂者,撞太岁者,俱听访拿。 9 w; L* e* }% Y! @/ ]
- E- d! C/ U3 i- W; v0 x( O
据《坚瓠集》所载,该联是胡可泉知苏州时,撰写在衙门之外的,以表示其“清正廉明”。其联作程式手法,纯为不拘平仄、不强求工仗的非格律对联。
+ {  k  l4 O/ X# P
" `- ^  P' m' I+ k  及至“五四”运动以后,随着自由诗的兴起,人们也常写非格律对联。如为了抗议反动政府无理逮捕“五四”运动的爱国学生,人们开展罢市斗争,在商店门口贴出这样的对联:
6 F. x4 c6 W0 J, C# t
4 d1 b4 [6 C6 e9 X  学生一日不释;/ R  O8 @3 Z- g3 j8 P# J% c
  本店一日不开。
2 A$ ~+ p6 A. ^) f! ]. K. m
% ~2 N% m: Y! r这种非格律对联,言简而意赅,犹如投枪匕首,铿锵有力。 <H3>  三</H3> 0 A% C& @% I! H' c0 t2 K8 c

. R& _: V) W8 J' ]9 H; X  非格律对联的创作由于不强求平仄、工仗,较格律对联的创作就更为灵活,因而较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所运用,能更加有效地在多方面发挥对联这种文艺形式的作用。
7 @+ u9 a5 K0 ~, V  (一)用之于文化教育。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年轻时发动乡亲与本村的封建宗法势力作斗争,将古寺中一座香火旺盛的神像推倒,办起了“大黑坨村国立初级小学”。开学时,他亲手撰写了一副对联: # s; V4 Q4 F4 x8 V6 J- T
, T! x7 N: c+ L) ?8 t
  学校造人材,为改造社会;
2 `9 U( s3 U# ?8 r& z$ u* r3 ?  读书为做事,不是为作官。 % Z" K9 c9 K6 k& A! _
9 q" e* E4 ~+ ?5 a! w# x. s  @; D" A
这副对联清新流畅,把办学的宗旨和读书的目的说得一清二楚。
1 L% f2 V7 ^: F2 R' v# A2 l! l/ T/ e. Q$ e+ V3 v  N
  (二)用之于宣传鼓动。如: ' _1 K: W, p+ @/ f6 [8 [

) a/ y) |% E# \  S  Z" @, p. n" [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 d* [1 C* E4 F$ r& x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0 P1 Z& `; ?9 y0 @, O" ~5 r6 [4 j8 k- d  r( c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江西宁都县小布召开第一次反“围剿”动员大会时,为大会主席台两旁所写的对联。精通古典诗词的毛泽东同志在写作这副对联时,并不为格律对联的程式所囿,出乎自然地把红军对敌军事斗争的“十六字诀”写进对联之中,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士气。
+ G3 e* i5 B9 r. m  (三)用之于斗争武器。如:
9 x$ y* `8 ^! W4 _7 c1 y9 @2 }7 A# J3 B3 K' E' k9 b3 D$ O
  八点钟开会,九点钟到齐,有无革命请神?- g, C8 X  a0 m8 V1 F- K
  一桌子水果,半桌子点心,忘了战士没有?
3 c0 o( p9 R" G, F: X) G* @. I9 ~: a: b
这是一九二七年六月十一日,国民党召开的所谓“郑州会议”期间,冯玉祥将军写的一副非格律对联。它别出一格,富有风趣,把国民党新贵们的老爷作风刻划得维妙维肖。 , I7 c) J3 T; z5 N3 }. P% f

* |8 A$ N" }! u, Q9 x  (四)用之于缅怀先贤。如:
* U4 E! J/ b0 i: N1 t4 D4 x% l. e' q% p/ ?
  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 x! [* ~, x+ c3 M  M) _. w( v
  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 k0 q2 Q! e6 B; [4 z, D( i8 y8 R/ d3 J% s. H
这是郭沫若一九四○年六月鲁迅逝世四周年时,在重庆写的对联。全联满怀激情,把鲁迅的性格、文风及其影响展示出来,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赞誉和怀念。
5 X; q' x" ^( R# a' P( p8 ^( r1 X! n. @: ^% V
  (五)用之于抒写情怀,如: % e% N3 @" |- m" W# u  u5 W

; L$ I; ~3 S1 T5 b8 S  中秋月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圆万家圆;
- _; {; t8 E1 G+ X* ?  赤心报国,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吃苦万人甜。 . m  Y9 @, \" ~( n- b

! R2 |  R) k5 u1 E, q) h这副对联出自云南抗越前线老山的猫耳洞口。用词朴实,富于哲理,令人读来一咏而三叹,堪称上乘之作。 0 J  [4 z) K+ s$ K

4 d4 u6 L( o$ Z4 h6 I- y/ C  总之,非格律对联以其真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光彩,简单地斥之为“标语口号”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应该正视它在联苑中的地位和作用,理直气壮地给它以一席之位。
& |0 d1 [$ z$ T  b  注:①宋·孟元志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一九八二年一月中华书局出版第二五二页。②参见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 m$ T, q* n. o
( l6 w5 {' C1 u$ Q: W8 l
0 k4 m' V; c3 w6 U$ n$ v
来源: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11 13:45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