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41|回复: 1

戏曲重要作家与作品研究论文索引选(佚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 15: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佚名



元杂剧总论

元人杂剧史 阿英 剧本 1954年第4-9期
论元杂剧 严敦易 光明日报 1955年11月6日
元剧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宋汉濯 新建设 1956年第8期
元人杂剧的本色派和文采派 王季思 学术研究 1964年第3期
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衡量元杂剧(上) 冯沅君 山东大学学报 1964年第2期
元代后期杂剧的衰微及其原因 吕薇芬 文学评论丛刊 第3辑 1979年
试论元杂剧的兴起和衰落 徐扶明 上海师院学报 1980年第2期
元杂剧的体制 周济人 戏曲艺术 1981年第3期
元杂剧的语言风格 许金榜 山东师大学报 1982年第4期
试论元杂剧的繁荣 李春祥 河南师大学报 1982年第5期
元杂剧的分期问题 李修生 光明日报 1983年1月25日
元杂剧 王季思 百科知识 1983年第9期
试论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朱光荣 贵阳师院学报 1984年第1期
元代杂剧和南戏的关系 李修生 光明日报 1984年7月31日
试谈元代社会与杂剧繁盛的关系 隗芾 光明日报 1985年3月26日
元曲的时代精神和我们的时代感受 王季思 光明日报 1985年4月9日
元杂剧繁盛原因之我见 李修生 光明日报 1985年12月3日
元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元杂剧的繁荣 苏平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3期
关、王、马、白名剧在国外 王丽娜 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 1990年第2期
论元杂剧的分类研究 赵山林 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 1990年第2期
平民主义戏剧美学的初澜(元代戏剧美学概论) 姚文放 江汉论坛 1991年第6期
论元代四大爱情剧的大团圆结局 阙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2年第4期
元杂剧悲剧的模式 吴隆非 文艺研究 1993年第1期
元杂剧科诨的特征 王汉民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
元人杂剧的选集与全集 蒋星煜 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 1996年第3期
元杂剧中士人心态管窥 谯进华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4期

关汉卿和《窦娥冤》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 王季思 人民文学 1954年第4期
关汉卿的剧作技巧 李长之 戏剧论丛 1957年第2辑
略论关汉卿及其作品 冯钟芸 新建设 1957年第6期
论关汉卿的杂剧 聂石樵 文学遗产增刊 第5辑 1957年
关汉卿笔下妇女性格的特征 戴不凡 戏剧论丛 1958年第1辑
论关汉卿 杨晦 文学研究 1958年第2期
论关汉卿的杂剧 郑振铎 文学研究 1958年第2期
关汉卿杂剧——人物塑造 王季思 文学研究 1958年第2期
关汉卿杂剧的时代精神 正奇 学术月刊 1958年第6期
试论关汉卿的语言 吴晓铃 中国语文 1958年第6期
关汉卿杂剧源流略述 傅惜华 戏曲研究 1958年第3期
关汉卿论 周贻白 戏剧论丛 1958年第2辑
论关汉卿的戏曲创作 邓允建 文学遗产增刊第7辑
关汉卿及其杂剧的新评价 张志岳 古典文学论丛 第2辑 1981年
试论关汉卿剧作的语言艺术 丁建芳 郑州大学学报 1981年第2期
娱人和自娱——关汉卿剧曲和散曲不同倾向之管见 黄克 光明日报 1984年5月29日
论关汉卿剧曲和散曲的异同 李汉秋 光明日报 1984年12月11日
元剧三家风格论 张燕瑾 北京师院学报 1986年第4期
关汉卿底《窦娥冤》 李束丝 文学遗产增刊 第1辑
谈关汉卿及其作品《窦娥冤》和《救风尘》 王季思 光明日报 1956年3月25日
论《窦娥冤》 林钟美 戏剧论丛 1958年第2辑
论关汉卿的《窦娥冤》 李汉秋 安徽大学学报 1977年第3期
试论悲剧《窦娥冤》 孔繁信 山东师院学报 1979年第4期
重评《窦娥冤》 张人和 吉林师大学报 1979年第4期
论关汉卿的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宁宗一 天津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
关汉卿在世界戏剧和文学史上的地位 徐子方 河北学刊 1990年第3期
一部不应冷落的关汉卿杂剧(论《谢天香》的审美价值) 周晓痴 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 1990年第2期
论《救风尘》的喜剧性及其成因 周国雄 齐鲁艺苑 1991年第2期
关汉卿的悲剧意识 王永宽 殷都学刊 1993年第3期

白朴和《梧桐雨》

略论《梧桐雨》杂剧 陈健 光明日报 1956年2月26日
论杂剧《梧桐雨》 宋荫谷 东北人民大学学报 1957年第2、3期
试论白朴的《墙头马上》 吴新雷 光明日报 1960年11月13日
论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 胡世厚 中州学刊 1981年第1期
《梧桐雨》的主题新议 黄海澄 艺谭 1981年第2期
元白朴的名剧《梧桐雨》 吴新雷 名作欣赏 1981年第2期
白仁甫及其创作 李修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1年第6期
元杂剧《墙头马上》的喜剧特色 颜长珂 艺谭 1982年第3期
《梧桐雨》新论 孟繁树 戏曲艺术 1983年第4期
论白朴的历史悲剧《梧桐雨》 胡世厚 河北学刊 1985年第2期
白朴剧作的不同追求 王星琦 光明日报 1986年10月7日
白朴剧作不同风格之成因浅探 陆林 光明日报 1987年1月27日
白朴及其剧作论考 刘荫柏 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 1990年第2期
乱自上作(评《梧桐雨》) 刘维俊 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 1990年第2期
《梧桐雨》与《长生殿》创作心理同构初探 孙京荣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1992年第2期
读白朴的《墙头马上》兼及其它三大爱情剧札记 徐凌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3期

马致远和《汉宫秋》

马致远的杂剧 徐朔方 新建设 1954年第12期
略谈《汉宫秋》的主题思想 宋玉柱 文史哲 1957年第4期
《汉宫秋》杂剧主题思想的探索 戚法仁 文学遗产增刊 第6辑
马致远杂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徐扶明 光明日报 1960年11月6日
马致远杂剧试论 吴国钦 中山大学学报 1961年第1期
从《昭君怨》到《汉宫秋》——王昭君的悲剧形象 王季思等 社会科学战线 1979年第1期
马致远杂剧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沈尧 戏曲研究丛刊 1980年第1期
关于《汉宫秋》的评价问题 钟林斌 古典文学论丛 第1辑 1980年
马致远杂剧的时代特色 余大平 武汉师院学报 1982年第1期
《汉宫秋》主题思想质疑 彭发兴 昆明师院学报 1982年第4期
马致远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刘荫柏 光明日报 1983年1月14日
论马致远杂剧的语言艺术 瞿钧 天津师专学报 1983年第3期
马致远的历史剧《汉宫秋》 石泽镒 文史知识 1984年第1期
马致远的创作道路 张燕瑾 河北师范学报(哲社版) 1990年第2期
蹉跎半世、悲剧一生(元曲家马致远生平思想臆说) 郝浚 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2期
从《汉宫秋》、《王昭君》看同一题材古今作品的评价 张铁燕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2期
试论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最集中的一个主题 刘益国 四种师范大学学报(成都)(社科版) 1991年第1期
马致远心态与神仙道化剧 段庸生 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 1992年第4期

王实甫与《西厢记》

论《西厢记》 徐朔方 光明日报 1954年5月10日
《西厢记》叙说 王季思 人民文学 1954年第9期
论《西厢记》 宋之的 人民文学 1955年第10期
董西厢和王西厢 傅懋勉 人文科学杂志 1957年第2期
试谈莺莺在《西厢记》里的地位 邵炘 文学遗产增刊 第7辑
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伍六及 北京大学学报 1962年第5期
《西厢记》的题材、人物及其它 陈美林 南京师院学报 1978年第3期
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萧善因 吉林大学学报 1979年第6期
关于《西厢记》爱情主题的探讨 夏虹 黑龙江大学学报 1979年第4期
王实甫杂剧《西厢记》反封建主题的发展和深化 苏兴 社会科学战线 1980年第1期
从《凤求凰》到《西厢记》 王季思 文学遗产 1980年第1期
《西厢记》发覆 董每戡 中山大学学报 1980年第2期
《西厢记》的喜剧特色 颜长珂 戏剧研究 1980年第2期
试论王实甫《西厢记》的流传及影响 金宁芬 群众论丛 1980年第3期
谈《西厢记》的人物 张人和 古典文学论丛 第2辑 1981年
如何看待《西厢记》中的“才子佳人” 霍松林 文艺报 1981年第11期
《西厢》“三幻”同名人物性格辨 段启明 西南师院学报 1982年第2期
高歌卑贱者的胜利——《西厢记·拷红》赏析 王季思 文史知识 1985年第3期
论红娘 林文山 学术研究 1986年第6期
李渔的《西厢记》批评 蒋星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0年第2期
论《西厢记》的评点系统 谭帆 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 1990年第2期
《西厢记》的历史意义 张燕瑾 河北学刊 1990年第5期
关于王实甫 李毓珍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1年第2期
《西厢记》对性禁区的冲击及其世界意义 蒋星煜 艺术界 1991年总19
《西厢记》和《维洛娜二绅士》的比较初探 黄垠大 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2年第2期
《西厢记》的喜剧效果 蒋星煜 戏剧艺术 1993年第1期
《西厢记》与才子佳人模式 朱伟明 通俗文学评论 1994年第4期
红娘现象与民族文化心理 孙秀荣 社会科学辑刊 1995年第3期
近百年《西厢记》研究 张人和 社会科学战线 1996年第3期

纪君祥与《赵氏孤儿》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杂剧 陈中凡 南京大学学报 1956年第4期
从历史素材到《赵氏孤儿》杂剧 陈中凡 戏剧报 1961年第15期
壮怀激烈的历史悲剧——读元杂剧《赵氏孤儿》 辛夷 戏剧创作 1981年第1期
《赵氏孤儿》的脚色安排和戏剧结构 张燕瑾 光明日报 1983年3月1日

《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的思想和艺术 谭行 中山大学学报 1957年第2期
《李逵负荆》摭谈 刘世德 光明日报 1978年7月25日
元杂剧《李逵负荆》中的李逵形象 李思乐 戏剧创作 1981年第4期
李逵的喜剧性格及其美学意义——读元杂剧《李逵负荆》 孙建国 文史知识 1985年第5期
元代水浒戏简论 李春祥 郑州师专学报 1982年第1期
《李逵负荆》喜剧效果的构成 杨仁立 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 1994年第3期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15: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光祖与《倩女离魂》

元代戏剧家郑光祖 韩玉峰 学术通讯 1964年第2期
《倩女离魂》是《西厢记》的反动吗 姜志信 河北师院学报 1984年第2期
略论郑光祖和他的《倩女离魂》 徐定宝 杭州师院学报 1985年第2期
从“惊梦”到“离魂”——试论《倩女离魂》对《西厢记》的继承与发展 欧阳光 文史知识 1987年第4期

《陈州粜米》

元曲中的包公戏 徐朔方 文史哲 1955年第9期
《陈州粜米》简论 熊一宇 文学遗产增刊 第8辑
“今日个从公勘问”——元杂剧《陈州粜米》的包公形象 吕薇芬 光明日报 1978年9月19日
一个有血有肉的包公——杂谈《包侍制陈州粜米》杂剧 李健吾 名作欣赏 1982年第2期

宋元南戏

高明与《琵琶记》

试谈《琵琶记》 徐嘉龄 文学遗产增刊 第2辑
关于《琵琶记》 王文琛 光明日报 1955年5月8日
试谈《琵琶记》的主题思想 程毅中 光明日报 1955年7月31日
《琵琶记》是怎样一个戏曲 徐朔方 光明日报 1956年4月8日
谈《琵琶记》 赵景深 戏剧报 1956年第8期
《琵琶记》的评价问题 何其芳 文学研究 1957年第1期
高明《琵琶记》评价的商榷 陈中凡 文学遗产增刊 第6辑
《琵琶记》的艺术动人力量 王季思 文学评论 1961年第5期
高明和他的《琵琶记》 刘维俊 宁夏大学学报 1982年第4期
谈《琵琶记》的思想倾向 倪复贤 青海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4期
试论琵琶记的悲剧冲突 谢宇衡 成都大学学报 1983年第2期
“南曲之宗”——《琵琶记》 金宁芬 文史知识 1985年第3期
《琵琶记》主题新探 刘方政 文科教学 1991年第1期
论《琵琶记》 徐朔方 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2年第2期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 黄仕忠 艺术百家 1996年第1期
心性的脆弱与道义的重荷(从蔡伯喈的两难抉择看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缺失) 李树志 海南师院学报 1997年第4期

明代传奇

明清传奇 柏繁 戏剧报 1956年第3期
明代传奇现实主义简论 海中 中州学刊 1982年第1期
略谈明代传奇 江巨荣 文史知识 1982年第6期
一代新声昆曲的由来 赵景深、李京为 文史知识 1985年第9期
《宝剑记》中的林冲故事 严敦易 文学遗产增刊 第1辑
李开先和他的《林冲宝剑记》 徐扶明 文史哲 1957年第10期
一本别具一格的水浒戏——浅谈李开先的《宝剑记》 王永健 苏州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
李开先及其《宝剑记》的再认识 卜键 汉中师院学报 1986年第1期
《鸣凤记》初探 徐扶明 文学遗产增刊 第12辑
关于沈璟及其剧作的评价 徐扶明 文学遗产增刊 第7辑
论吴江派 钱南扬 中华文史论丛 第3辑 1963年5月
论吴江派和汤沈之争 邵曾祺 中华文史论丛 1979年第2辑
汤显祖和沈璟 徐朔方 文学评论丛刊 第9辑 1981年5月
沈璟戏曲创作的再认识 李真瑜 文学遗产 1985年第4期

汤显祖与《牡丹亭》

汤显祖和他的传奇 徐朔方 浙江师范学院学报 1955年第1期
汤显祖与《牡丹亭》 李汉英 文学遗产增刊 第1辑
杂谈《牡丹亭·惊梦》 俞平伯 戏剧论丛 1957年第3辑
论《牡丹亭》 邓魁英 文学遗产增刊 第4辑
《牡丹亭》中的几个人物形象 梅溪 文史哲 1957年第7期
《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 陈志宪 光明日报 1958年1月26日
传奇《牡丹亭》和话本《杜丽娘记》 谭正璧 光明日报 1958年4月27日
汤显祖《牡丹亭》简论 陈中凡 文学评论 1962年第4期
试论《牡丹亭》“闺塾” 杨白桦 江海学刊 1962年第5期
汤显祖的文学思想——意、趣、声、色 黄天骥 中山大学学报 1963年第1、2期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 徐朔方 社会科学战线 1978年第2期
汤显祖和《牡丹亭》 陈美林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1979年第1、2期合刊
肯綮在死生之际——《还魂记》的思想艺术特色 董每戡 文学遗产 1980年第2期
以情感人情自深——《牡丹亭·游园》析 隗芾 戏剧创作 1980年第3期
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吴志达 江汉论坛 1980年第3期
《牡丹亭》散论 周先慎 文史知识 1981年第3期
《牡丹亭》社会意义刍探 南风 文史知识 1982年第3期
汤显祖和晚明文艺思潮 徐朔方 中华文史论丛 1983年第2辑
《牡丹亭》的主题是肯定人欲,反对理学 陈庆惠 复旦学报 1984年第4期
渗透筋节髓窍的喜剧气氛——《牡丹亭·闺塾》赏析 黄天骥 文史知识 1986年第8期
生死梦幻的奇情异彩(汤显祖与洪昇剧作比较论) 邹自振 文艺理论家 1990年第2期
汤显祖的情与梦 赖大仁 争鸣 1990年第4期
论汤显祖的二重文学观 李毓珍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1年第2期
论《牡丹亭》的时代精神与历史定位 吴根友 江西社会科学 1991年第3期
汤显祖美学思想刍论 宋炜 锦州师院学报(哲社版) 1991年第3期
汤显祖创作思想管见 范国明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
《牡丹亭》的双重文化题旨 张海鸥 殷都学刊 1993年第1期
论汤显祖的自由生命意识 刘彦君 文学遗产 1997年第1期
中国正剧的本体风格和鉴别标准(兼论《牡丹亭》的艺术属性) 周国雄 文艺研究 1997年第1期
汤显祖与晚明社会思潮 陈寒鸣 天津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

徐渭与《四声猿》

徐渭杂剧《四声猿》的艺术独创性 敬元沭 绍兴师专学报 1981年第4期
关于《四声猿》 徐朔方 戏文 1982年第4期
徐渭及其《四声猿》 程毅中 文学遗产 1984年第1期
论明代喜剧作家徐渭 王耕夫 戏曲艺术 1984年第3期
读徐渭剧作散记 王耕夫 艺谭 1985年第2期

清代传奇

李玉与《清忠谱》

李玉和他的传奇 邓绍基 光明日报 1958年11月2日
试论《清忠谱》的艺术成就 徐扶明 光明日报 1962年9月9日、9月16日
李玉的生平及其剧作的艺术特色 王毅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2期
试论李玉的代表作《清忠谱》 吴新雷 文学遗产 1982年第4期
李玉的成就和地位 马圣贵 戏剧艺术 1984年第1期
论《清忠谱》 张清华 河北大学学报 1983年第4期
论李玉剧作题材的现实性 陈美林 南京师大学报 1984年第2期
试论李玉的戏剧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林智勇 江西社会科学 1986年第5期
反映现实的作家 反映时事的剧作——李玉和他的《清忠谱》 陈美林 文史知识 1987年第2期
李玉与他的《清忠谱》 段美华 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2年第3期
《清忠谱》再现历史的艺术经验 王世声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8年第1期

洪昇与《长生殿》

试论洪昇剧作《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袁世硕 文史哲 1954年第9期
谈洪昇《长生殿》处理史实故事的态度及其他 李鼎芳 文学遗产增刊 第1辑
论《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赵齐平 北京大学学报 1961年第4期
论《长生殿》 许可 文学评论 1962年第2期
《长生殿》是否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感情” 章培恒 光明日报 1964年10月31日
评《长生殿》研究中的“真挚爱情”说 周琪 光明日报 1964年12月27日
也论《长生殿》 吴庚舜、孙辛禹 文学评论 1965年第3期
“弛了朝纲,占了情场”——读《长生殿》札记 陈玉璞 天津师院学报 1981年第3期
论洪昇的《长生殿》 黄天骥 文学评论 1982年第2期
试论《长生殿》的写情主题 曹学伟 四川大学学报 1982年第4期
谈《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刘维俊 河北师院学报 1982年第3期
情缘总归虚幻——重新认识《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周明 文学评论 1983年第2期
《长生殿》的艺术结构 许金榜 山东师大学报 1983年第3期
论《长生殿》的创作方法 孟繁树 辽宁大学学报 1984年第4期
精诚的至情 深沉的同情——《长生殿》的主题和艺术 邓乔彬 文史知识 1984年第5期
《长恨歌》、《长生殿》新绎 钱华 文学评论 1988年第1期
关于《长生殿》的两个问题 赵克尧 复旦学报(社科版) 1990年第4期
生命的悲歌——论《长生殿》的深层情感内涵 石育良(文史哲) 1992年第2期
《长生殿》的意境 黄天骥 文学遗产 1993年第3期
《长生殿》《桃花扇》异同论 贺信民 唐都学刊 1996年第3期

孔尚任与《桃花扇》

略论《桃花扇》的艺术特征 黄天骥 中山大学学报 1958年第1期
略谈《桃花扇》 聂石樵 文学遗产增刊 第6辑
试谈《桃花扇》情节的提炼 高哲 文学遗产增刊 第12辑
试论孔尚任的《桃花扇》 萧善因 社会科学战线 1978年第4期
试评《桃花扇》中的侯方域 董润生、周兆新 北京大学学报 1979年第5期
孔尚任与《桃花扇》 黄天骥 文学评论 1980年第1期
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尚任与《桃花扇》 赵景深等 文学评论丛刊 第7辑 1980年10月
论《桃花扇》的“余韵” 董每戡 文学遗产 1982年第1期
侯方域的艺术形象和《桃花扇》的结尾 王毅 江汉论坛 1982年第12期
桃花扇底系南朝——谈《桃花扇》中的“扇” 孟祥照 河北大学学报 1983年第1期
《桃花扇》传奇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 田桂民 济宁师专学报 1983年第4期
《桃花扇》的艺术创新 徐扶明 艺谭 1984年第2期
《桃花扇》发微——从哲学史的角度论《桃花扇》 张秉健 文学遗产 1984年第4期
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略谈孔尚任的《桃花扇》 刘叶秋 文史知识 1986年第7期
论孔尚任《桃花扇》的创作思想 吴新雷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7年第3期
孔尚任和《桃花扇》研究的世纪回顾 吴新雷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9年第2期

其 他

中国古代戏剧专题研究 冯沅君 艺术百家 1990年第1期
论清代中叶中国戏曲文化主体的转移 张胜林 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1年第2期
中国戏剧起源与民族文化 廖全京 社会科学研究 1991年第4期
明清两代包公戏探微 朱万曙 安徽新戏 1991年第4期
中国古典悲剧的三大民族特征 余文祥 江汉论坛 1992年第6期
论中国古代戏曲的诗化 孙蓉蓉 戏剧艺术 1992年第2期
古典戏曲大团圆现象一解 黄荣志、徐正英 殷都学刊 1994年第2期
明清杂剧的幽默情调 沈炜元 戏剧艺术 1995年第4期
古代戏曲目录与古代戏曲史研究 杜海军 殷都学刊 1998年第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5-5 00:2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