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5|回复: 0

[选刊] 《路边吟草后记》(熊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0 1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熊鉴


?  浑浑噩噩地活着,眨眼将进入八秩大谬之年。三五友好建议我将未付梓的手稿整理一下,出本《路边吟草》第二集。正酝酿中,忘年交何永沂很快就寄来了一篇洋洋大观长达八千字的序文。鼓声既响,敢不披挂上马?同时,华南师范大学的金怀诚、欧阳?教授和华南农业大学的殷念松教授,主动承担了稿件的整理和打印工作,暨南大学洪柏昭教授冒暑翻阅了大部分《路边
吟草》读者反馈的评论,写出了《路边吟草》提纲挈领性质的总评。还有一位杂文作者陈章自荐充当校对,务使错误尽量减少。香港诗人邓步峰愿当责任编辑。在朋友们热情支持下,我也就懵懂从事了。?
    《路边吟草》出版实际(连这一次)是第四次。第一次是一九九二年由香港中华文化出版社出版,书名《路边吟草》。收入诗词五00首,印刷二五00册。
    第二次是一九九四年由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除了将香港版全部收进书中外,另增加了诗词五??首,合计有千首左右,书名《路边吟草》(增订本)。第二次印刷数也是二五00册。(因脱销,应读者要求,后来又加印一00册,增订本实际是三五00册)。第三次是一九九八年梅州出版的三人合集,名《同声集》,我的那部分诗词近二00首,称《路边吟续集》,第三次的印数还是二五00册。三次出版,一次加印,合计印数是八五00册,三次出版的诗词共计一二00首左右。连同本次出版再加上三00首共计一五00首。除了《同声集》我未经手外,《路边吟草》的发行工作全由我自己负责。五五00册书,除了极少部分赠人外,百分之九五是四方八面邮购去了。借此机会向亲爱的读者表示衷心的谢忱:你们以火热的感情写成赠我的文章诗词画给了我极大的安慰和鼓舞。在经济上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有的朋友以高出书定价好多倍的钱买《路边吟草》,有的自己掏钱三翻五次买书送朋友,有的当《路集》脱销时,将自己仅有的一本书拆开复印多本送朋友。每当我想到这些情景时,总是激动得老泪横流。这是浩劫之后人性的回归,人的社会啊多可爱!?
    我将八十岁了,来日无多,想最后向读者说几句心里话:《路边吟草》不是宗教之赞美诗,亦非庙堂之颂词,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之声。它根生于人民,用人民的语言力图表达人民真实的思想感情。在它的意识中,决不只是恨,更多的还是爱,它爱人类,爱万物,爱到“得殉苍生胜苟活,不辞刀下作诗人”的地步。?
    在《路边吟草》中,国与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古今中外有奴隶主的国,封建主的国,军阀的国,法西斯的国。在这些国度里,奴隶仅仅是统治者的生产工具和保卫他们的机器,奴隶的自身都属奴隶主所有,哪有什么国。只有人民拥有主权的国才值得诗人的爱。诗人不应该号召奴隶去爱奴隶主的国,而且有责任唤醒奴隶的自由民主意识。不要因一己之私去为虎作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才是真正的诗教。最近诗坛中出现了为封建主义服务的“温柔敦厚诗教”“画皮”的怪事,公然向民主挑战,诗人和读者们警惕啊!在《路边吟草》第二集中有八首批温柔敦厚的诗,便是我的态度。?
    最后,为了感谢广大的读者和支持此次出版的朋友,献上俚句一首永志留念之情。
?    不怕风波起砚池,身将就木尚吟诗。卅年亲历残民事,几代谁闻罪己辞。
?    白发已过尝胆日,黄昏应许点灯时。江湖若可狂歌去,遮莫旁人笑我痴。


??                                                            熊鉴  辛巳八月于羊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6-2 09:34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Theme By Yeei!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